紡織行業發展將呈現四大新特點
面對外部形勢的新變化,紡織行業將主要呈現4個新特點:一是經濟增長逐步減速換擋,但是隨著外在市場環境和要素成本改變,紡織行業經濟總量增長,已經開始從高速向中速逐步轉變,行業纖維加工量,工業增加值,出口總額、利潤總額等指標,在“十二五”以來的增速明顯低于“十一五”時期。到2014年已經減緩為一位數的增長。“十三五”期間,行業增長和總量的增速,仍將處于趨緩的空間,但是不意味著衰退,行業調整深化和行業競爭力提升,仍將在中速水平保持發展。
二是結構調整支持行業穩定發展。紡織行業在新原料、終端產品、產業布局、生產能力、企業組織等方面,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進一步優化紡織產業的合理布局,發揮生產性服務業等新增長點對行業的帶動作用。同時努力化解階段性產能過剩、中小企業競爭力不足等問題。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的效益提升,將有利于對沖行業經濟增速下行,成為行業經濟穩定增長的根本支撐。
三是創新驅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加強創新驅動是紡織行業有效滿足內需升級要求,破解生產要素和資源環境制約,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途徑,是行業適應引導新常態發展的必然要求。行業在科技進步、產品開發、品牌建設、企業管理等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創新投入,著重加強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和培育適應創新需要的人才隊伍,使自主創新能力真正成為紡織行業核心競爭優勢,成為驅動行業轉型升級新的引擎。
四是資源配置優化紡織發展格局。要素資源的制約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將促使紡織行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發展效益。為此,行業在資源要素的消耗使用上將進一步強化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產業布局要更加緊密結合,根據不同地區和國別資源環境條件,更加充分利用國內國外的優勢資源。
“新常態”意味著未來正常的發展趨勢和狀態。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主任潘建成表示,在我國經濟增長延續了3年的平底走勢后,2015年仍將延續這樣的走勢,且結構呈現優化。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經濟不溫不火。美國經濟溫和復蘇,歐洲、日本動力不足。新興市場國家中,印度發展勢頭良好,但其他國家動力不足。巴西經濟處于衰退階段,俄羅斯因為美歐的制裁,石油價格的下跌也將帶動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整個新興市場國家的動力發展不足。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指出,世界各國都在著力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革。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悄然興起。發達國家中,美國吸取了過度依賴虛擬經濟,泡沫泛濫,以至于導致金融危機的慘痛教訓,并在2009年提出再工業化,本土回歸,重振制造業。德國提出工業4.0,歐盟提出工業占GDP的比重要從2011年的15.1%提高到2020年20%的目標水平,9年內提高5個百分點。日本發布了制造業競爭策略,新型國家正在高起點迅速建立本國的現代產業體系。
外部特征的變化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調整轉型要求。企業發展壓力和挑戰將持續增加,但同時隱含著外部發展的機遇和行業自我提升的動力。行業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緊密地結合市場發展的動態趨勢,要突出把科技進步、品牌建設、生態文明和人才培養等發展戰略重點落到實處。有針對性地化解內在結構性矛盾,把握好行業新常態的外部形勢和內在本質要求。只有努力加強內涵式發展,才能從自身轉型升級中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