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豪奢侈品消費者將錢包捧向海外
近幾年,中國消費者受到了境外奢侈品商家的熱情歡迎,他們揣著鼓鼓的錢包和高額度的信用卡不遠萬里到境外奢侈品專賣店,眼睛都不眨一下地隨性消費。
中國反腐力度的加大,已造成國內手表、箱包、高端紅酒及跑車等高端商品銷售額降低。據報道,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發布公告稱,其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營業利潤下降,原因是在中國的銷售放緩。
2014年10月,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發布的一份奢侈品報告稱,2014年中國人在內地市場的奢侈品購買力首次出現下跌,同比下跌1%至1150億美元。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市場不可撼動的地位,雖然在內地市場購買力下降,但是中國消費者還是為全球貢獻了約3800億美元的奢侈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
報告還稱,相比于LV、GUCCI、PRADA等傳統大牌,82%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幾年更愿意嘗試Balenciaga(巴黎世家)、Michael Kors(邁克·柯爾) 和 Kate Spade(凱特·絲蓓)等對年輕人具有吸引力的新型奢侈品或輕奢品,這些產品更符合年輕人的胃口,以及口袋里的錢。
另據匯豐銀行的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花費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占到了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三分之二是海外支出。這項被稱為“環球購物者”的研究表明,隨著中國人境外旅游熱的興起,中國游客在未來幾年將成為奢侈品銷售增長的最大動力。而且,他們的消費地點不再主要局限于香港、澳門等地區,而是進一步擴展至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
由于歐元走軟,加之歐洲奢侈品的定價本就低于中國,歐洲國家成了中國消費者海外購物的最大受益者。
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從境外購置的奢侈品中,40%來自法國、35%來自意大利、25%來自英國。中國游客會在到訪巴黎時拿出80%(約13,000美元)的預算用于購物。目前,中國赴美游客的奢侈品購物預算僅為10%,但這個數字將會在2021年因游客數量增加和旅游業的發展而激增。
鑒于中國消費者在境外采購奢侈品的需求增加,許多奢侈品公司制定了一個有些令人發指卻又適得其所的銷售計劃——奢侈品將主要出售給中國人,但是就偏偏不在中國地區銷售。
為了激發更多的中國消費者把錢花在奢侈品上,奢侈品公司正加大利用電影電視劇的廣告植入。最具代表的當屬被大眾抨擊為對唯物主義和拜金主義高度贊頌、扭曲正確價值觀的電影《小時代》。但是,即便你再痛(xian)恨(mu)電影情節中的驕奢淫逸,也不能否認全系列4部《小時代》電影作品中,已上映的3部創造的超過13億的電影票房,這是國產系列電影的票房最高紀錄。
滿眼都是大牌的《小時代》讓人不由想起《欲望都市》,相比之下,《小時代》少了些色情,多了許多嵌在臺詞中或露出巨大品牌logo的衣服、鞋子、手包甚至是沙發和酒杯。
對此,奢侈品商家更是樂在其中。《小時代》在位于羅馬的芬迪(Fendi )旗艦店拍攝了三天,“這使我們的店變得與眾不同,”Fendi首席執行官Pietro Beccari表示, “通過這些知名演員宣傳品牌產品通常要支付一筆不菲的報酬,我們非常幸運能夠選擇為演員提供服裝和配飾的植入方式,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再支付任何費用。”
同樣這么做的還有包括邁克·柯爾、歐萊雅以及蘭蔻等品牌,影片中四個女人在上海穿著毛皮大衣手握香檳的華麗生活,都是這樣“置換”而來的。
“如果你想在中國打開消費者市場,廣告植入必不可少,無論你面對的消費人群是80后還是90后甚至是00后。”中國在線時尚品牌零售商唯品會的品牌副總監Tony Feng表示,“傳統廣告已經沒那么有效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