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跨界融合不停步打通體育產業鏈上下游
第十八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于4月21日在福建晉江落下帷幕。短短四天的博覽會,吸引到會客商12.32萬人次,同比增長42.8%;達成意向成交額163.87億元,同比增長11.1%。

這些亮眼的數據正是晉江體育產業日漸騰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晉江每年舉辦的籃球、排球、足球、游泳、自行車等各類體育賽事達2000多場次,目前已成功打造了42個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誕生了21家體育用品上市公司;擁有國內首個業績超百億元的體育品牌;體育制造業總產值超過1100億元……濃郁的體育氛圍造就了晉江的體育城市基因,蓬勃的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晉江走向世界的名片。
近日,記者跟隨“看體育名城 享晉江經驗”媒體采風團走進晉江,實地探尋這座“體育之城”騰飛背后的奧秘。
一個展會的升級之路——
內涵外延再拓展現場進一步突出“體育元素”
走進展會,用橙色環形材質打造的“時光隧道”入口就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中國首家成為里約奧運會官方合作伙伴的運動鞋服企業——361°首度公布了其設計研發的奧運火炬手服裝,讓參觀者提前感受了里約奧運的氣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已成為一種潮流,體育裝備也成為今年體博會的一大亮點。在新設立的體育裝備館,一款造型時尚的跑步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款跑步機可以在用戶健身時,搜集測算其多項運動指標,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科學的健身計劃。”公司品牌總監向記者介紹了這款全新推出的跑步機。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這里不僅集納了安踏、361°、舒華、圣弗萊、喜攀登等知名體育用品企業,還在原有鞋機、鞋材、鞋類成品館等三大展區的基礎上,新設立了泳裝館、體育裝備館、“互聯網+電商”專館等。此外,“2017春夏國際鞋及鞋材流行趨勢展示及講座”“2016年度全球鞋業暨體育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以及“國內首個鞋業綜合指數發布會”等多項高水平、高規格的配套活動盡顯這場體育盛會的“高大上”。
被視為中國乃至世界制鞋行業“晴雨表”和“風向標”的晉江鞋博會,歷經十七個春秋的歷練,今年一躍升格為體博會,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更加突出了“體育元素”。鞋博會的“華麗變身”,不僅是適應國家體育產業政策利好而轉型,也是基于晉江鞋服企業的轉型而做出的變革。升級后,體博會成為匯集體育用品、體育營銷資源、體育文化與科技的綜合性體育產業盛會,構筑了體育產業發展高端平臺,將進一步助推晉江體育產業品牌的推廣。
本屆展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設有國際標準展位1800個。記者在現場看到,5萬多平方米的展館里人頭攢動,外國采購商們穿梭在各個展位間,與參展商洽談下單,他們時而握手,時而點頭。據悉,展會吸引了來自法國、澳大利亞、印度、哥倫比亞、南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采購商參展、對接采購。
一條“獨特”的跑道——
跨界融合不停步打通體育產業鏈上下游
2015年,晉江體育產業總產值超11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29.7%;體育產業增加值380億元,占全市GDP的近四分之一。據統計,晉江年產運動鞋達10億雙,全球約六分之一的人所穿的運動鞋都產自這里。
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窗口城市,晉江體育產業鏈十分完備,培育了安踏、特步、361°、卡爾美、舒華、浩沙等諸多國內外知名體育品牌,涵蓋了體育產業鏈的上下游,雄厚的體育產業實力,正是體博會華麗變身的底氣所在。
2005年,安踏成立了國內同行業第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在這里,一條“獨特”的跑道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它能夠記錄運動員腳步移動時的細微數據,通過對運動員腳型和腳步壓力等數據的收集,量“腳”定制專屬運動鞋,為提高運動員成績和避免運動傷害提供科學有力的支撐。這些精密的高科技儀器成為安踏的“秘密武器”,成為驅動安踏業績強勁增長的最大動力。2015年,安踏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毛利率達46.62%。
傳統體育產業是晉江的“看家寶”,下好轉型升級“這盤棋”,存量提升就成功了一大半。為此,晉江正大力引導企業強化產品、技術、品牌、管理和商業模式“五個創新”。由運動鞋服發展而來的體育用品企業也沒有滿足于自身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紛紛加大“油門”,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發展戰略,謀求“速質”并舉。
擺脫單一的產業結構、開拓更加多元的發展模式,正成為眾多晉江體育產業“巨頭”一道“必答題”。361°與百度跨界合作,聯合成立“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全面拉開雙方在智能運動裝備領域的部署大幕;貴人鳥通過投資“虎撲網”,聯合景林投資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探索“互聯網+體育制造業+體育服務業+文化傳媒+金融”的新模式;浩沙國際則開始嘗試開發新的服務市場,與全國多家醫院合作開發健康測評與管理應用,推廣“醫療+體育”智能健身模式。
{page_break}一個首超千億的產業——
城市產業互促進全力打造“體育”之城
近幾年,晉江堅持以“政府引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為主要形式,成功舉辦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全國沙灘排球賽、自行車公開賽等國內外賽事,通過積極參與體育競賽市場的開發,逐步培育起一批品牌賽事,帶動相關收入5000多萬元。全民健身氛圍濃厚。目前,晉江共有各類體育場地2600多個,每萬人體育場地12.69個,注冊成立體育社團76個。
作為繼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國第3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晉江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窗口城市。經過多年的發展,至2014年,以體育用品制造為主的體育產業,成為晉江首個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的產業。
晉江通過“體育賽事與城市旅游融合、體育制造業與工業旅游融合、全民健身與休閑旅游融合”三個途徑來推動體育與旅游深度對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產業轉型和城市升級。去年,僅安踏公司就接待2萬多名游客,帶動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打造體育城市契合晉江現狀,也符合晉江需求,更是著眼晉江未來。據權威機構預測,未來1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元-7萬億元,潛力巨大。
2016年,晉江市按照“產城互動、三業(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的總體思路,以體育會展活動為主線,以競賽表演活動為龍頭,以項目建設活動為支撐,以全民健身活動為基礎,以體育旅游活動為特色,開展一系列活動,加快晉江市體育產業發展和體育城市建設步伐,全力打造“體育之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