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爭中毛皮行業的優勢及劣勢分析
河北省北部的昌黎毛皮業主要是以貉、狐、貂養殖、皮毛初加工為發展方向,建有北方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場;南部的大營主要是以毛皮加工和國際貿易為發展方向,棗強大營、故城營東生產的毛皮服裝、服飾在國內外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其中以水貂服裝為主,主要出口俄羅斯;中部的辛集是一個以皮革制品銷售為主專業市場,集購物、旅游……
(一)國際競爭中毛皮行業的優勢
1、歷史悠久。
2、氣候適宜、飼料豐富。
3、產業工人充足。經過多年的沉淀,我省大營、肅寧、辛集、陽原等地擁有了裘皮加工的各類專業人員,包括加工、銷售各個毛皮生產經營環節,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4、產業鏈條完整。從產品結構上說,我省皮毛業包括飼料加工、獸藥制造、動物飼養、生皮加工、服裝設計、服裝制造、外貿內銷等完整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都有較強的實力;從產業格局上說,大致分為以石家莊的辛集、張家口陽原、秦皇島的昌黎、衡水的大營、滄州的肅寧為中心向周邊縣區輻射的狀態。
5、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在各級黨委、政府引導下,昌黎、辛集、大營、肅寧、故城、南宮等地初步形成了“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的發展格局。2014年河北省政府研究室和河北省毛皮產業協會提出了《關于支持河北省毛皮行業發展的建議》、河北省工信廳出臺《支持河北省毛皮產業發展的6條措施》,充分體現了省政府對全省皮毛行業的重視,調動各級政府為企業服務的積極性,整合全省毛皮產業資源,突出重點、形成特色,擴大影響,打造國際一流皮毛產業。
6、集群定位明確、資源互補。我省北部的昌黎毛皮業主要是以貉、狐、貂養殖、皮毛初加工為發展方向,建有北方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場;南部的大營主要是以毛皮加工和國際貿易為發展方向,棗強大營、故城營東生產的毛皮服裝、服飾在國內外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其中以水貂服裝為主,主要出口俄羅斯;中部的辛集是一個以皮革制品銷售為主專業市場,集購物、旅游、休閑、信息發布、服裝表演、皮革博物館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集群。各個市場各有優勢、相互錯位,又密切聯系、資源互補,構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
(二)國際競爭匯總毛皮行業的劣勢
1、缺乏自主研發能力,高端產品較少。國外品牌的裘皮大衣一般都在數萬元,甚至更貴,而我省的一般在八、九千元左右,無論從手感、品質、工藝還是款式設計,都有一定的差距,總體上以中低檔為主。據統計,工業發達國家每年用于毛皮工業的科研經費占毛皮總產值:法國是0.6%、德國是0.3%,我省大部分毛皮企業為中小企業,缺乏研發意識,沒有研發投入,生產技術及工藝落后于國際先進國家,國際競爭力較弱。
2、毛皮加工戶數量龐大,難于管理。由于毛皮行業門檻比較低,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做毛皮加工,多數加工戶沒有在工商系統登記,當地政府很難把這些加工戶納入正常管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