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聯手“女馬云”的藝術商業夢
12月17日晚,北京印象創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印象創新)。此為印象創新的第三輪融資,據內部人士透露,云鋒已成為印象創新第一大股東。
云鋒基金由虞鋒于今年4月發起成立。馬云稱最想投的第一個行業就是文化產業(之前馬云個人投資過華誼兄弟)。印象創新由鐵三角王潮歌、樊躍、張藝謀三位導演發起成立。從2003年陽朔的“印象劉三姐”開始,7年來,“印象劉三姐”已經演出2000多場。印象系列實景演出開始復制到其他景區,最新的“印象普陀”將在12月31日首演。
談起為什么投資印象?馬云說道:“每次看完印象,都非常感動”。王潮歌們不僅非常勤奮,半夜三點,大寒冷的天氣還在室外工作,更擁有一種“文化報國”的情懷。王潮歌說:“我們這一代藝術家應該把我們的文化做成品牌,不僅在全中國號召人們有文化的消費,還應該把我們的品牌打到國外去,輸出去,讓他們也看看中國人的審美是什么樣子,讓他們也用我們的世界觀來衡量什么是對錯。”不同于很多傳統的演出,印象系列演出演員很多是當地的農民。印象每到一處,不僅發揚傳播了當地的民間傳說和文化,還帶動當地的就業和拉動經濟發展,并且做到了環保,保護景區環境。
發布會當天,穿紅的馬云笑稱穿綠的王潮歌是“女馬云”。 帶著“酸臭味”的藝術家與帶著“銅臭味”的商人開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戀愛成婚。面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文化消費需求,一些已經積累了財富的商人,開始有意識地投資文化產業,并且不將商業回報作為第一位。當然,印象并不是賠本買賣。僅2009年年度,印象劉三姐的觀眾就達到130萬人次,最低票價198元,最高票價688元。印象投資在藝術制作的投入上不超過一億元。在盈利、口碑、藝術創造上,印象系列均是其他文化演出難望其項背的。除了實景演出外,王潮歌透露,印象也在做衍生(產品),參照著迪斯尼模式在做。
王潮歌也確實有點“女馬云”的范兒,說話很風趣、驚人,一上來就說“江湖有點亂,我仍保持清醒”,在答記者問時,也絲毫不羞澀,搶著回答問題。馬云則是一貫地高屋建瓴,大談企業與藝術的相通性,說不是為了賺錢投資印象,但是印象一定會賺錢。以下是王潮歌在發布會的講話節選。
王潮歌:江湖有點亂 商人和文化人一起結婚
恍如隔世,昨天我還在和我們的團隊在一起,為了“印象普陀”12月31號首演,痛苦的大聲嚎叫。現在就在這里,來到文明社會,我覺得恍如隔世。
各位英雄,江湖有點亂。原來是企業家到處去找投資,有很多拿了錢的基金,會非常牛氣的說,給我們報一下你們的模式,你們需要多少錢,我們怎么輔助你們。今天,你看一幫企業家,他們把錢湊到一起去了,再沒有企業家去要錢了。亂了一個。以前文人和商人不相相親的,我們看商人一身銅臭氣,商人看我們酸臭的孔乙己,我們窮的什么似的,還揚揚自得。現在,變成我們的商人和文化人在一起要結婚,要聯姻,所以這個江湖是徹底的亂了。
在這么混亂的情況下,我依然保持著清醒。我保持著清醒就是我分得清世界,祖國、他們和我。我首先說一下這個我吧,40多歲,已婚,身體健康,是一個職業導演,20多年來一直是只做了一項工作就是做導演,2003年的時候我跟我的搭檔樊躍我們開始做了第一個實景演出,后來來了一個第三者張藝謀,他插足,插足進來我們一看,互相之間都非常的喜愛,所以現在變成三角關系,大家管我們叫鐵三角。
這個鐵三角,從2003年到現在一直健康的,穩定的立著。我們一共導了五部“印象”作品。第一個是在桂林的陽朔叫“印象劉三姐”,現在已經演了2千多場,只用2009年這一個年度這一個年度來說,它有130萬人的觀眾,每一張票最低的價錢是198,最高的是688,所你們算一算就知道這個企業賺了多少錢。第二個是“印象麗江”,是在漓江市,玉龍雪山下,這個接待人數上已經超過了我們的“印象劉三姐”,去年到了140萬人,今年2010年沒有過完,過完年的話差不多到150多萬了。所以,我們這個“印象”從第一到第二,再到第三的“印象西湖”,到“印象海南島”到“印象大紅袍”,一路來都高唱著凱歌,無論是從藝術創造的新奇程度上,到我們廣大的觀眾口碑流傳,和企業的盈利程度上來說,我們在全中國都是第一名,現在其他的人看我都叫望其項背,因為我確實是不錯。
洋洋自得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膨脹,一膨脹就容易爆炸,一爆炸就容易動作變型。所以我們現在非常審慎的思考,作為一個藝術家,如何能夠和著我們祖國的脈搏,和著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的計劃,打造文化產業這樣一個口號,繼續往前走?我們三個人有很長時間的思考。我們第一次融資是3年前,然后第二次融資,這次跟云鋒基金是第三次了。我們磕磕絆絆的,從一個完全不懂得數字,不懂得財務,連別人給我們股份,我們都說,不要這個,要勞務費。從這樣一個無知的藝術家,成長到今天,開始去跟一些金融大佬,一些企業界精英們談融資、投資,談未來的發展。這個跨越對我們來說是飛躍式的,非常大的。這個中間的艱辛、失敗就別提了,一把一把都是淚。{page_break}
現在,我說一下我們這個國家。我們國家現在都挺有錢的了,LV滿天都是,好的汽車,好的住房,好的奢侈品已經在全世界都在前一二位了。這個時候,其實我們的文化消費是遠遠落后于發達社會的。我說的數字不是特別科學,應該在發達國家人均收入要拿出27%用于文化消費。比如說周末去,全家人打扮得好好的聽一個歌劇,定期去參加音樂會的聚會或者說是某一個樂團的粉絲,或者說是定期的買一些音響制品,這對他們來說是生活必須的。在紐約那樣一個國際大都市里有兩條街巷,一條叫華爾街,一條就叫百腦匯,沒有百腦匯不稱為紐約,百老匯街上一個一個都是劇院,挨著的,你想每天看一個新的劇種,都不會重復。
這樣一個文化大都市造就了現在全世界的文化的領袖,好像他們一打噴嚏我們就感冒了,好像孩子就要看著他們的動畫片,我們現在很多樂團都在扒他們的音樂劇。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職業導演,作為我分內的工作,其實我挺汗顏的,特別不好意思。剛才還牛呢,說自己導了5個作品,比較起人家來說我就是懶惰,沒有責任感。我們這一代藝術家應該把我們的文化做成品牌,我們應該不僅在全中國號召人們有文化的消費,還應該把我們的品牌打到國外去,輸出出去,讓他也看看中國人的審美是什么樣子的,讓他們也用我們的世界觀來衡量什么是對錯。但是現在我們根本做不到,我們“印象”品牌走到今天,挺不容易的,但是我也看到了報紙上說,哎,你們怎么一個一個沒完沒了啊,怎么一個“印象”又一個“印象”?我說,廢話,不是一個又一個怎么出現品牌?如果只做一個就完蛋了的話,就算了,就不做了,怎么能夠出現我們一個所謂的文化產業鏈呢?
都知道迪斯尼挺不錯的,一個一個掙錢。迪斯尼就是復制。為什么到我們中國,我們民族的自己的藝術家要做時候會有那么多的反思?那么多的置疑?挺傷心。剛才我們說了我們掙錢不多,1百多萬一年,每一個人消費,就說100塊錢的話還1個多億呢,我們每一個“印象”的投資,從藝術制作這個方面從未過億,記者朋友幫我記著一點,從未過億。我們從第一個“印象劉三姐”沒有拿國家一分錢,全部是企業投資,一直到這一次第六個“印象”——“印象普陀”。我們投資70%,占70%的股份,包括“印象海南島”和“印象大紅袍”我們都有投資。
這是一個自覺自愿的企業行為,不完全是一個政府的作秀。它給政府每一個地方帶來的邊際效應是巨大的。陽朔大概有10萬個人仰仗這個演出生活,不管是酒店、餐館、出租、旅游或者是做一些小商品的一些商人還是農家樂,基本上“印象”演出要是停止的話,他們的收入就要大打折扣。我們遇災停兩三天,他們都急了,什么時候演啊,我們魚就要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確實覺得好象有一種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不謀而合地碰到了我的兩個貴人,一個是云鋒基金主席虞鋒,一個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他們兩個跟我見面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問我,你們的產業結構怎么樣,你們的鏈條是什么樣,模型是什么樣,復制怎么樣,沒有問太多。他們只是說沒有想到在今天,兩個北京人,我和樊導演都是北京長、北京生,沒有想到兩個北京人跑到山溝里生活4個月,連超市都沒有的地方生活4個月,就為了這個,我們愿意跟你們在一起,就是為了這個,我們今天就真的在一起了。
我覺得現在,在臺上坐著的大家,剛才在外面的史玉柱,包括那個沈國軍同志在外面像明星一樣,跟大家一直在合影。其實作為這樣的企業家,在某一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種旗幟,不完完全全負責自己的企業,還要負責人民心里的那種企業家的期望。好像馬云走到哪里說什么,代表了什么是很重要的,像一個符號一樣。我確實認為今天,云鋒基金能夠投資“印象”,對我來說依然是一枚胸章,我已經光榮的掛在胸前。我覺得這樣的企業精英,能夠看得上文化產業,能夠投資文化產業,能夠愿意潛下心來來幫助文化產業走到輝煌發達的那一天,本身這就是一種良心,就是一種責任,就是一個英雄,所以在這兒,我替張藝謀和樊躍一起謝謝他們。
今天是云鋒基金和印象公司的婚禮,之前他們投華誼兄弟是云鋒基金主席虞鋒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兩個人。今天是云鋒基金投印象,我認為是處女投,我認為是第一次,所以在這個婚禮上,也請大家祝福我們,用婚禮的吉祥話,第一個祝我們百年好合,第二個祝我們白頭偕老,第三個祝我們早生貴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