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鵬:中小服企提升整體創造力是著力重點
專家指提升服裝產業整體創造力是下一步著力重點
在近期的一次產業新聞發布會上,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談到:“如何提升整個服裝產業的整體創造力,是下一步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2013年上半年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的數據呈現出,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處于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我們得到的信息是整個服裝行業虧損企業的數量在增大。我們了解,服裝企業行業的特點是量大面廣,中小企業多。整個服裝行業虧損企業的數量的增大,顯示了服裝行業的中小企業面臨著很大困境,這是2013年服裝行業的狀況,服裝產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增加產品附加值
2013年4月,我國的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為244.9億美元,同比增長18. 3%。其中,出口222.8億美元,增長18.5%;進口22.1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200.7億美元,增長18.8%。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貿易額882.7億美元,增長16%,其中出口801.7億美元,增長16.5%,進口81億美元,增長10.8%,累計順差720.7億美元,增長17.2%。今年4月,我國對歐盟和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均實現反彈,分別實現2.8%和1.3%的小幅增長。服裝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商品,對歐盟和美國服裝出口的共同點表現為量價齊升。對歐盟出口量增長3%,出口單價提升4.4%。對美國出口量增長3.1%,出口單價提升2.5%。1~4月,對歐盟出口增長5.5%,對美國出口增長7.3%。從產品類別看,對歐盟服裝出口增長7.9%,對美國服裝出口增長10.4%。
面對這樣的數據,我們看到了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2013年紡織服裝出口附加值在增加,這對整個服裝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服裝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但近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高企。然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人成本僅是中國國內的1/3左右,讓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無法與東南亞國家的同行拼價格。東南亞國家依靠成本優勢迅速崛起,分流了企業不少的訂單量,尤以美國訂單最為顯著,保守估計占企業總訂單量的10%左右。但東南亞目前只能生產低質低價產品,對于生產中高端產品的企業影響不大,這也決定了中國外貿服裝企業不能和東南亞國家拼價格,必須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式實現中國紡織業的競爭力。
從1-4月紡織服裝出口數據中看到,中國紡織服裝對歐盟出口單價提升4.4%,對美國出口單價提升2.5%。雖然只是很小的提升,但足以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紡織服裝附加值提升的趨勢,說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正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中國制造將不斷走向高端,向增加附加值方向突破。
服裝突破口在創新
面對國內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看到雖然服裝增長幅度不大,但是在價格沒有太大提升的情況下,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3%,這說明中國的優秀的服裝企業的運營質量在提高。
如今,各服裝企業面對現在經濟環境有如一個寓言故事《小馬過河》,對于小馬而言,河水并非如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每個企業有不同感受和應對方式,如飲水冷暖自知。
服裝行業作為完全市場化的行業,越是市場環境行業不好的情況下,服裝企業越要加快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度過難關。中國服裝行業最重要的突破點就是創新。就目前而言,中國服裝行業的價值創造力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知道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這條道路是艱難而漫長的。
提升整個服裝產業水平,建設紡織服裝強國,這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這種提升不僅需要技術進步、產品設計研發、商業模式創新等等各個環節的創新,并且在這些創新中,新技術的應用是核心,因為技術決定了一個時代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現在我們談論數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網絡等等這些新技術不僅改變了生產方式,也改變了營銷方式。
中國服裝業用了30年的時間,成為全球第一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影響并改變了全球服裝業格局。未來如何從生產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又該如何把“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相結合?我們所要跨越的,不只是品牌、不只是創造,更是價值的發現與重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