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半年升值近3% 紡織服裝企業(yè)生存調查
自今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啟匯改以來,幾個月的時間里,人民幣升值幅度近3%。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逼近6.62關口,創(chuàng)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外貿依存度高、行業(yè)平均利潤率偏低、尤其是外貿出口企業(yè)產品附加值較低,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yè)一直以來人皆共識的現狀。面對新一輪匯率波動和人民幣升值,不少紡織服裝企業(yè)調整思路,以更加理性和長遠的眼光,在持續(xù)探索中積極尋求最為有效的應對之策。
升值擠壓出口企業(yè)利潤空間
我國紡織服裝行業(yè)外貿依存度很高,多年來高達50%以上。整個行業(yè)平均利潤率較低,約為3%,尤其是外貿出口企業(yè)產品附加值較低,普遍沒有掌握產品定價權且無品牌。
近年來,雖然行業(yè)轉型升級提速,但整體來看,價格因素依然是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出口價格對于匯率波動的敏感度非常高。今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xù)波動,人民幣升值近3%左右,這無疑擠占了行業(yè)和企業(yè)原本就較為有限的利潤空間。這種情況下,企業(yè)長期訂單不敢接,以承接短期訂單為主。
位于河北寧晉的寧紡集團是一家集紡織、印染、服裝加工和貿易于一身的綜合性企業(yè)集團。該集團目前是H&M、GAP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面料加工商。H&M在寧紡的訂單交期一般為25天左右,最長不超過一個月,而且會隨時追單,每一筆訂都依據當時的市場匯率結算。
寧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林表示,外單在集團當前業(yè)務總量中占比只有20%,主要是給日本、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客戶進行成衣和面料加工。面對這部分業(yè)務,目前一般只接45天至60天內可交貨的訂單,最長交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
一項調查也表明,今年廣交會期間,3個月以內的訂單超過6成,3個月至6個月的訂單超過3成,6個月以上的訂單不足10%。
最讓企業(yè)頭痛的第二個大影響是,人民幣升值直接擠壓了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大連福山服裝有限公司旗下的外銷業(yè)務包括兩大塊,歐美市場和日本市場。日本市場份額占其出口總份額約80%,匯率波動對此影響并不大。對匯率波動最敏感的是其承接的約占出口份額20%的歐美市場的加工業(yè)務。{page_break}
DKNY、CK、T.M.Lewin等知名品牌自2008年開始把部分大衣、風衣品類下單給大連福山加工。
大連福山今年以來加工的這幾個品牌的訂單,在2009年的11月、12月及今年1月份就已經簽訂。訂單約定的匯率,是按當時的匯率計算的。臨近年底,公司結算時發(fā)現,歐美市場的實際銷售額較今年年初定下的預估值下滑較大。
中小企業(yè)的日子更為艱難。據了解,當前一些中小企業(yè)損失較大,一些訂單甚至無法正常交貨,不得不毀約。
更讓企業(yè)普遍感到頭痛的是,受國內通脹壓力增強等多重因素影響,未來人民幣升值預期仍較強烈。
江蘇常熟某外貿毛衫加工廠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企業(yè)當前是“苦不堪言”。匯率的波動與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漲價等壓力重疊,企業(yè)甚至已經不知道如何去把握這種勢頭了。
而對于全行業(yè)而言,業(yè)內曾有人作過預算,以一個出口額約上億美元的企業(yè)計算,人民幣每升值2%,其損失的利潤約為1000~2000萬元人民幣。
據海關統(tǒng)計,今年1~9月,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類附件出口934.88億美元。按此保守估計,全行業(yè)前三季度因人民幣升值而損失的利潤至少近10億元。
部分訂單加速流向東南亞國家
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中的29個省市、自治區(qū)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為23%。來自瑞士信貨的數據顯示,今年農民工工資上漲接近30%~40%;未來3年,每年農民工工資上漲幅度都將達到30%,最低也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此外,今年以來原輔材料等生產要素價格普漲30~100%。
這些因素與人民幣升值因素重疊,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yè)的價格優(yōu)勢正在逐步喪失,不少企業(yè)為保證生存下去不得不提價。
據第一紡織網統(tǒng)計,今年前9月我國主要商品對全球累計出口平均單價實現增長,其中,紗線提升11.2%,面料提升8.5%,服裝提升3.5%。特別是下半年提價速度加快,9月份服裝出口單價同比提升10.3%,年內首次達到兩位數增長。紹興是我國紡織出口重鎮(zhèn),在今年前10個月的出口中,紹興每件服裝平均單價上升到3.53美元,同比增長了13.33%。
面對這種提價,不少外商表示“20%以上的提價普遍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外商計劃或已經開始縮減在中國的采購量,部分地將訂單轉移到成本更低的新興制造國家。
日本福山公司自身的訂單多年以來全都是經獨資子公司大連福山加工生產。但今年下半年來,日本福山公司已開始前往緬甸、印度尼西亞等第三方國家進行考察,并已開始與相關負責方進行接觸,準備在那里進行加工外包或直接設立工廠。
日本福山公司總部對此的思考是,大連子公司的加工成本已經相對固定下來,未來趨勢是成本仍將增加。在這一大趨勢下,將逐步考慮把部分訂單轉移到第三方更具價格優(yōu)勢的國家去,這些訂單既包括日本福山自己下訂單,也包括它所承接的歐美客戶的訂單。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高級分析師汪前進分析指出,此輪匯率波動對于紡織服裝行業(yè)來說主要產生了三方面不利影響。
一是進一步壓縮了企業(yè)的利潤空間;二是人民幣升值相對提高了我國紡織服裝的成本和報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三是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預期已成為出口企業(yè)議價簽單最為頭痛的不確定因素,對后期走勢的疑慮甚至直接導致部分訂單流失。
產業(yè)被迫加速轉型升級
對于行業(yè)而言,人民幣升值也不見得全是壞事。{page_break}
面對匯率的波動以及不斷高漲的成本壓力,加之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當前越來越多的外貿出口企業(yè)已經深刻意識到,經營轉型、產品創(chuàng)新、增強研發(fā)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些字眼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必須深切落到企業(yè)實際的經營當中去。此次采訪的多家企業(yè)的應對措施都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從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可進一步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產業(yè)升。
對此一直對紡織服裝業(yè)較為關注的業(yè)內專家曹和平認為,人民幣升值的確會給產業(yè)和企業(yè)出口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想想,我國過去的出口競爭靠的是什么?靠較低的成本和廉價勞動力。我國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以低價為主,以低成本為優(yōu)勢,這種狀況只是一種階段性表現;當前,這個歷史階段應該結束了,中國制造的“低價時代”應該結束了。
曹和平認為,從遠期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未來應該掌握定價權,在中國形成世界交易中心。人民幣升值與多種要素成本上升重疊,會迫使企業(yè)進行技術改造,通過工藝管理鏈條、節(jié)約管理成本來平衡漲價因素,增加快速反應能力,不斷地改變自己。
企業(yè)應對措施:出口市場多元化
要想保證利潤就必須盡量分散風險。面對越來越高漲的成本壓力,“出口市場多元化”也是尋求新的贏利點、分散風險的一個好方法。例如,企業(yè)主要客戶除了來自歐美,還可拓展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亞洲市場,尤其是需要大力關注一些新興出口市場,如這兩年較為活躍的中東市場、南美市場。
大連福山服裝有限公司1992年由日本WATZ株式會社與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共同出資建設。旗下FKYM以風衣起家,有著“風衣制造專家”的稱號,在日本風衣市場上占有率最高。在中國成立獨資公司后,也進入中國市場銷售。大連福山在負責拓展FKYM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承接全球訂單加工。它目前堅持內外銷“兩條腿”走路。
對于大連福山來說,人民幣升值雖使其承接的歐美訂單贏利非常有限,但整個公司贏利并未受大影響,其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由于福山在風衣市場上的既有影響力,多年來堅持走高端加工路線,單件產品加工費相對較高,DKNY、CK和T.M.Lewin給它的單件產品的加工費也較高,這樣一來,可適當抵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損失。
另一方面,其出口業(yè)務主要面向日本市場,由于日本市場較好的贏利對于歐美市場的補差和平衡,有效保證了大連福山今年出口業(yè)務的整體贏利。
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勢,部分紹興紡企在外貿經營策略、開拓新興出口市場等方面也重點創(chuàng)新,不少企業(yè)通過多場次的境內外知名展會參展后,在世界各大洲的出口份額分布進一步合理,新興出口市場有相應拓展。南美智利市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據統(tǒng)計,今年1-7月份,紹興縣對智利出口額達5800萬美元,同比增長55.5%,智利逐漸成為紹興縣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1-7月份,紹興縣與智利有出口實績的企業(yè)達220家;對南美洲出口額實現8.5億美元,同比增長60%。1-7月份紹興檢驗檢疫局共簽發(fā)出口到智利的原產地證1481份,簽證金額5400萬美元,同比增長均在40%左右,其中紹興縣占40%,以紡織品為主。
企業(yè)應對措施:主接國內訂單少受匯率困擾
河北寧紡集團在本輪匯率中顯得非常從容,受到的影響非常有限,這得益于它這兩年的運營思路調整——外貿板塊主要承接短期訂單,其他主要為國內知名品牌做訂單加工。
2008年以前,該集團的業(yè)務基本全為出口,為歐洲、美國和韓國的客戶進行面料和服裝加工。其經營調整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目前,寧紡的面料仍然主要出口歐美市場,但服裝加工板塊已經調整了方向,主要為國內一批知名休閑品牌做成衣產品加工。
事實上,寧紡集團是那些近幾年來轉型加速,逐漸拓展內銷市場的企業(yè)的一個典型代表。從主要承接國外客戶外單,轉為主要為國內知名服裝品牌加工,不少企業(yè)嘗到了很多甜頭。
首先,國內品牌的訂單,交貨期相對容易把控,靈活性也高,訂單生產相對更好安排;其次,給國內服裝品牌做加工,利潤率要比給國外客戶做加工高。
從近幾年的大趨勢看,國外訂單風險非常大。匯率的調整、歐美等國經濟的不景氣、貿易摩擦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導致外單加工帶風險重重。相反,在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下,尤其是擴內需成為國家大政方針后,國內市場消費持續(xù)升溫。如果能接到國內品牌的加工訂單,穩(wěn)定性會比較高,而且,利潤率也更高。
聲 音{page_break}
■人民幣升值確實影響出口,但從國家政策以及整體形式看,升值似乎是必然的。所以對于外貿企業(yè)來說,一定要把握這種大趨勢,及時調整經營思路。
外貿企業(yè)轉型開始承接國內市場訂單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最為穩(wěn)妥的做法還是堅持“兩條腿走路”。
——河北寧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林
■企業(yè)一定要有足夠的預判性,而且一定要看趨勢,不能看見匯率一穩(wěn)定就放松警惕。企業(yè)的眼光要看得長遠,要從提升企業(yè)長遠競爭力的角度來進行思考,指導企業(yè)的生產和經營。
——永俊紡織董事長施建海
■幾十年前,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最后的結果是,對日本的經濟造成了很大打擊。這對其他各國都是教訓。我個人覺得,從現在的大趨勢看,受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人民幣不升值是不可能的,匯率的逐步調整是大勢所趨,但總體說,國家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目前還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從紡織服裝行業(yè)自身發(fā)展看,關鍵還要看行業(yè)自身如何調整。
——大連福山服裝有限公司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宮麗鳳
■美國定量寬松政策的實施導致美元將維持在持續(xù)貶值通道內,未來人民幣不管對美元還是一籃子貨幣都面臨較大的升值壓力。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可能不斷走高,升值是一個中長期趨勢。與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相對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步入“5時代”也是不可避免的。未來5年,在人民幣快速升值的背景下,我國出口企業(yè)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高級分析師汪前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