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執行出口退稅 新規業恐誤傷小企業
張文松是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他所在的公司主要是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外貿服務,其中包括出口退稅。
“由于中小企業一般資金都比較緊張,我們一般當即就把退稅墊付給他們,之后自己再找稅務部門拿稅,僅向企業收取一點滯后周期的利息。”他對記者介紹說。
今年1月1日,財政部開始執行《關于防范稅收風險若干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這個《通知》明確,目的為進一步堵塞稅收漏洞,防范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違法行為。
在張文松看來,《通知》重點會影響的群體或許是對出口退稅金額較敏感的中小企業。多年的業務經歷,讓他對其中幾項新的提法尤其關注。
首先是,以前出口企業申報價格僅僅是報關環節經過海關內部體系核定即可,現在還需要國稅進一步重新核定價格;其次對于農產品為原料的出口產品加強管理。
《通知》規定,以農產品為原料生產銷售貨物的納稅人發生增值稅違法行為的,自稅務機關行政處罰決定生效的次月起,按50%的比例抵扣農產品進項稅額;違法情形嚴重的,不得抵扣農產品進項稅額。具體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商財政部另行制定。
最后,出口企業購進貨物的供貨納稅人有屬于辦理稅務登記2年內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非正常戶或被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年內注銷稅務登記,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自主管其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書面通知之日起,在24個月內出口的適用增值稅退(免)稅政策的貨物勞務服務,改為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
張文松對本報記者表示,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出口申報,一直是自己公司內部風險控制體系中,被認定為風險很高的產品,確實也應該加強管控。“在我們這里反映在以棉花為原料的紡織品,和以木材為原料的家私用品,因為農民不會提供給收購商發票,因此這部分增值稅抵御扣就容易有漏洞。”
但他對2年內登記注銷的企業卻有自己的看法,擔心出現政策不夠細化帶來誤傷。張文松解釋說,因為中小企業大部分存活率低、周期短,大部分可能運營撐不過兩年就倒閉了。雖然兩年內注銷的公司有可能混雜有皮包公司,但畢竟不是主流。對中小企業為主的群體從嚴了,應該還需要進一步區別化細化處理。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也向記者表達了擔憂。他對本報記者表示,能堵住漏洞,加強監管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政策過于嚴格,執行不到位,也會影響出口退稅進度,影響正常的貿易往來。
目前來看,2013年1~10月出口退稅增長都比較緩慢,但11月份同比增長突然達到10%以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全年達到1萬億以上的出口退稅規模可能給2013年不景氣的財政帶來了一些壓力,而達到全年預算目標也會帶來一定壓力,因此大環境需要加強對騙稅行為的監管。
根據財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2013年11月出口退稅939億元,同比增長10.2%;10月份出口退稅684億元,同比增長1.3%。2013年前三個季度,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金額為7725.23億元,比上年增收13.75億元,增長率為-0.2%。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研究員楊先勇認為,從去年披露的退稅金額同比增速來看,似乎并不支持支出過大帶來的壓力問題,但也不排除完成預算帶來的壓力。無論如何,該《通知》表明了,國家對積弊已久的各種騙取出口退稅的典型行為,將嚴格管理,從嚴處罰。
騙取出口退稅行為本身,也是長期體制帶來的積弊之一。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記者表示,每年有相當一批廣東省的企業為了獲得退稅,利用港澳地區管道,一進一出之間,產生了1000多億的進口額。
為了規范進出口行為,外貿主管部門也曾多次尋找解決辦法,但也難以根除這一積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