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科】在求知欲最旺盛的時候,千萬要幫孩子開開腦洞!
小孩子看到的世界,才是最大的;小孩子看到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小孩子開啟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
小孩子很小,世界很大,他們之間有關系嗎?小孩子想知道的很多,世界上的事情也有很多,哪些應該讓孩子知道?知識之于孩子,是他們獲得生存的技能,還是洞悉生命價值的鑰匙?
很多時候,你給孩子的心田種下什么樣的種子,孩子就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世界,孩子就會塑造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孩子,永遠都充滿著對世界的好奇,什么事情都會問“為什么”;而作為孩子知識啟蒙的家長,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的確,世界如此紛繁復雜,而孩子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于是,家長就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百科全書,以抵擋孩子旺盛的求知欲。
對于百科知識,我一向都推崇告訴孩子“有溫度的世界”。就是說,當我們告訴孩子某種植物是什么科什么屬的時候,也要傳達給孩子熱愛自然、環保生活的情感;當我們給孩子講述圣誕節、狂歡節的時候,也要讓孩子知道信仰的自由和生活的快樂。
孩子也需要從小就開始了解什么是宇宙,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時間,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代際,什么是愛……
很有幸,我能夠向大家推薦這套來自法國的《腦洞大開》。我非常喜歡這套書的理由,遠遠不是其中的知識部分,而是所有的科學、人文知識,都是圍繞著孩子成長所需要而設置的。
下面,就是我在閱讀的時候,發現的二十二個有趣有益的細節。
第一個細節:為了讓小恐龍古斯長高,爸爸想了一個主意,每天晚上,他把古斯倒掛在一根樹枝上。古斯非常惱火:“我又不是蝙蝠”。
是的,我們的孩子,也和古斯一樣,要經歷“奶奶覺得冷”、“媽媽覺得沒吃飽”、“爸爸覺得要勇敢”……有沒有問過孩子自己的感受呢?!
第二個細節:恐龍是不是彩色的呢!恐龍的皮膚上布滿了鱗片,但鱗片的顏色,到底是灰色的、綠色的、藍色的,還是紅色的呢?
為什么恐龍就不能是彩色的呢?我們已知的,遠遠小于我們未知的。什么都有可能——這真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啊!
第三個細節:冬天來了,小睡鼠一家該冬眠了。可是,埃德加不想睡覺,“爸爸,求你了!小兔子格蕾絲說過,沒有什么比白色的美麗冬天更有趣了”。
是的,幾乎每個孩子都不愛睡覺,可是,大人們怎么能夠理解孩子好奇與天真的可貴呢?都怪世界太美好,孩子舍不得睡著。
是的,幾乎每個孩子都不愛睡覺,可是,大人們怎么能夠理解孩子好奇與天真的可貴呢?都怪世界太美好,孩子舍不得睡著。
第四個細節:格蕾絲送出來探險的小睡鼠回家,對埃德加說,“這是我們的秘密,明年春天再見!”
看到孩子間這種單純的友誼,我總會想起《聞香識女人》里阿爾帕西諾的那段演講。
第五個細節:當天氣寒冷的時候,云里的水珠結成冰:哇哈!下雪啦!
要知道,這句話的前半句,很多科普書會用十幾頁去嚴謹地講述,但后半句,卻很少會提及。而對于孩子來說,如果沒有后半句,前面的也很吸收進去。
第六個細節:從前,人們很難不受寒冷的困擾。今天,在冬天也可以享受到溫暖是多么快樂的事情啊!因為今天有了暖氣、雙層玻璃、羊毛大衣、羽絨服、鏟雪車……
這就是一堂最好的社會發展課和科技發展課。為什么英國把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評為馬桶,因為所有科技最終都是以人為本的。
第七個細節:在冬天,大自然要休養生息來抵御寒冷。由于植物的根不再向上輸送營養汁液,葉子都落掉了;植物的種子都藏在土壤里面;很多動物都冬眠了,在溫暖的洞穴里度過一個冬天,這是一個睡熟的大自然。
其實,大自然一點也不難理解,它和我們人一樣,也需要休息和活動,所以,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第八個細節:梭魚在寒冷的水中無法行動,它幾乎不需要呼吸,以一種停滯的方式生存過整個冬天。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結了冰的水面下,魚兒怎么呼吸呢?原來,大自然總會讓每一種生物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第九個細節:用一杯冷水、一塊冰塊、一根棉線、一些鹽,然后,幾分鐘之內,你就會變成一個神奇的魔術師。
不用任何的鉤子,用一根棉線,把一塊冰釣出水面。真的很神奇呢!
第十個細節:一天,小狼加里起床的時候,太陽已經高高升起了。“天哪!我的鬧鐘停了!這個周一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泡湯了!”
睡懶覺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是周末或者假期的話,為什么不呢?
第十一個細節:狼用噓噓、便便,以及身體摩擦地方的方式,來留下氣味記號,來表明領地。而且,他們是以集體生活和捕獵的。
這說明,一、狼不用洗澡,還可以隨地大小便;二、狼們都是團隊合作的好伙伴。
第十二個細節:以前,森林很茂盛的時候,有很多狼,人們被迫去捕捉狼。今天,狼群出于危險之中,甚至有滅絕的危險。
在大自然中,其實,誰也離不開誰。人們現在已經開始保護狼群的存在了。
第十三個細節:一個法國俗語:人們剛提到狼,就看見了尾巴。這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的俗語:說曹操,曹操到。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里面的意思,請你的爸爸給你講這個故事哦!
第十四個細節:在狂歡節上,一切都是自由的!人們戴上面具,盡情地玩鬧,在大街上游行。
我一直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去巴西看一看狂歡節。因為中國的孩子從小就不能理解,這里面幾乎所有詞匯的真正含義:狂歡、自由、盡情、玩鬧,大街上、游行……
第十五個細節:風,帶動船只,或將樹連根拔起;雨,滋潤花草,或使水溢出河面;高溫,使花兒生長,或讓大地干旱。
這是科學的知識,也是一首詩歌,更是一種哲思。
第十六個細節:愛的閃電……就是當你遇到某人某事瞬間產生的激情。
我喜歡這種從自然科學知識,直接過渡到人類情感的做法。的確,孩子還無法理解什么是“愛的閃電”,但是,如果一個人的一生,能夠遇到一次,該是多么幸運的啊!
第十七個細節:孫子向奶奶問道,“你睡在猛犸象皮的被窩里不怕黑嗎?”奶奶說,“怕啊。就是因為怕黑,我才發現了火!”
我喜歡這樣吹牛的爺爺奶奶,哪怕和孩子說自己小時候還有恐龍,到處飛著始祖鳥,還有外星人朋友,自己見過法老和秦始皇……
第十八個細節:《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位,胖嘟嘟、不算太老的先生。他沖我們瞪眼的時候,我們覺得他并不嚴厲。我的爸爸有輛自行車,不太新,也不太好看。他帶著我們去旅游,我們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
這是作者克洛德·克萊芒寫給爸爸的詩歌。真的,爸爸不用賺很多錢,也不用長的很帥,只要肯陪著孩子打打球,散散步,聊聊天——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了!
第十九個細節:美國紐約的約翰,上課時每個同學都有一個電腦;加拿大因紐特的小朋友,他們的午餐是煮熟的海豹和曬干的魚;非洲納米比亞的皮特,上學要走一個小時的路,經常在樹蔭下上課;印度孟買的蘇妮塔,編制掛毯,打工賺錢養家。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我們要告訴孩子,世界有富裕也有貧窮。有的人穿不起鞋,有的人上不了學。但是,我們不是培養孩子的優越感或者自卑感,而是讓孩子知道,無論對什么樣的人,我們都要有愛與寬容。
第二十個細節:如果一只小貓,被一只老鼠嚇破了膽,會是怎樣呢?
有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很難知道孩子的心理,只是一味地鼓勵甚至鞭策,豈不知很多時候,就此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第二十一個細節:赭石是一種黃色或紅色的沙土。人類的祖先們,將赭石與水或動物脂肪混合起來,就制作出了顏料。
天哪,還穿獸皮住洞穴的原始人,就開始藝術創作了!所以說,藝術和考級、證書沒有關系,就是我們生活中所必需的。
第二十二個細節:用蠟筆或彩色油筆,棕色或黑色的畫紙或牛皮紙,水粉,一支毛筆。再加上膠水和剪刀,你也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啦!
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進行藝術創作。孩子是天然最接近藝術本質的人,所以,讓孩子盡情享受藝術的樂趣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