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績效獎被工友冒領 能否要求單位重新發放?
在企業規章制度以及員工的勞動合同中均規定:每月扣除每位員工月工資的20%作為績效獎,員工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在年底一次性發放給本人。如果員工進入優勝行列,將加倍發放。若員工未完成工作任務,則按對應比例予以扣減。
“公司的做法,說白了就是用員工的錢為員工自己發獎金。我端公司的飯碗,自然受公司的管,即使對這項規定有意見,也得照辦。”王羽彤說,她在2016年度成績特別突出,被評為公司優勝者,可獲取28800元績效獎。
然而,當她前往公司財務室領取資金時,卻被告知其工友黃某將這些錢領走了。
一打聽才知道,黃某在領自己的績效獎時,謊稱王羽彤因急事請假離開公司了,王羽彤在離開時特意委托黃某幫助其代領資金。財務人員看了看黃某偽造的委托書,未加任何核實便照辦了。
由于黃某冒領獎金后迅速逃匿,王羽彤無法向其索要,她只好要求公司重新發放。可公司老板認為:“這件事是財務人員造成的,只能由財務人員擔責。”而財務處的會計、出納等人員則相互推卸責任,不肯為王羽彤重新發放獎金。
不得已,王羽彤向本報咨詢這件事情該怎么辦?她究竟應該向誰索要這筆錢?能不能要求公司重新向她發放?
通過咨詢相關法官、律師,得到的一致結論是:王羽彤有權要求單位重新發放這筆獎金。其理由是:
一方面,財務人員違反了自身義務。
《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鑒于王羽彤的績效獎屬于工資+獎金性質,所以,就此糾紛應根據工資的有關規定來處理。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指出:“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托他人代領。”而公司財務人員在黃某并非王羽彤的親屬,王羽彤也根本沒有委托黃某領取的情況下,將王羽彤的績效獎交給黃某,明顯與本法規定相違背。
就本案來說,即使黃某持有偽造委托書,公司財務人員也應當進行必要的核實,而不能僅憑一面之詞便主觀臆斷地推定委托的事實存在,對王羽彤的損害放任自流。
另一方面,公司必須為財務人員造成的損害后果買單,而不能把責任往財務工作人員身上一推了之。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8條也指出:“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同樣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正因為財務人員發放工資行為是公司整個經營活動的一部分,是代表公司而為之,符合職務行為的構成要件,這就決定了公司必須向王羽彤重新發放獎金,以避免王羽彤的損失。
至于公司發放此筆獎金后如何獲得補償,那就要看公安機關抓獲黃某后能退賠多少了。不過,黃某退賠與否,與王羽彤正常領取此筆獎金沒關系,公司不應將此與王羽彤的獎金發放掛鉤。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