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鋼:中國服裝專業市場正在巨變
隨著進程加快,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網絡購物與日俱增,時尚創意成為主流。服裝專業市場作為同時具備商業概念和地產主題的商業地產,成為眾多投資商覬覦的“奶酪”。
有關統計顯示,目前現有的近1000家服裝專業市場中,近五年新建和改建的服裝專業市場占到了80%以上,新增服裝專業市場面積達到近億平方米,而以服裝專業市場為主題的綜合體(酒店、寫字樓、會展中心、住宅、創意設計中心、物流中心、倉儲中心、客運貨運中心、網絡信息中心等)面積達到了近5億平方米。
與此同時,這些市場綜合體(商貿城)隨著中國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表現出良好的銷售趨勢。遺憾的是,由于服裝專業市場的盲目建設和發展,尤其是把房地產的運營銷售模式帶入服裝專業市場領域,導致大批新建市場出現了招商難和運營難的窘境。在武漢、無錫、沈陽、常熟、北京、上海、蘇州……一批新建服裝專業市場“轟轟烈烈建設、熱火朝天招商、東拼西湊開業、七零八落收場”。如此趨勢,給未來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諸多質疑:中國服裝專業市場怎么了?中國服裝專業市場未來發展走向何方?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的數量從2003年的400多家猛增到2010年的近千家,總經營面積從1000多萬平方米增長到近2億平方米。而服裝專業市場的單體經營面積更是從以往的3~5萬平方米,增加到10萬甚至20~50萬平方米,百萬平方米的服裝專業市場也已不是夢想,并且出現了以服裝為主題、經營面積達到幾百萬平方米的市場商貿綜合體。武漢漢口北服裝市場、平湖中國服裝城、沭陽中國服裝南北匯……新建服裝專業市場的招商成為服裝產業發展的新雞肋,更為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的招商平添了幾分擔憂。
市場擴展呈現多樣化、個性化
目前,在“去批發”、“網絡化”、“短流程”的驅使下,新建服裝專業市場面臨商圈品牌、資源整合、渠道分流和模式創新的多重壓力。渠道的變化導致服裝專業市場的批發平臺相對狹窄,一些老牌服裝專業市場也逐步進入到批零結合的境地,這樣,遠離傳統服裝商圈的新建服裝專業市場能夠形成批發氛圍并且成功招商運營的更是鳳毛麟角。
與此同時,中國服裝專業市場正在巨變:
1、主題專營店數量大幅增加——專營大店成為服裝銷售的新形式。20世紀末期我國最大服裝企業產品年銷售收入不足50億元,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為數不多;而目前,我國最大的服裝企業年銷售收入已近200億元,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比比皆是。2010年是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行業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前所未有的復雜多變的環境下,產業加速調整、升級,產業新格局日漸清晰。
2、網絡小批零售開始涌現——網批成為網購市場的新趨勢。目前,中國網上經營服裝批發的專業網站已經達到近百家,網購、網批、網商、網品正在分流傳統服裝專業市場的批發份額。
3、老牌服裝專業市場擴大規模——擴張成為服裝專業市場的新主張。據服市匯統計,中國傳統的近50個服裝批發市場商圈從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間,傳統老牌服裝市場商圈的經營面積幾乎提高了一倍。“老當益壯”成為中國服裝專業市場的特征。
4、單店直營加盟——短流程終端成為零售市場的新模式。如今的服裝品牌商已經不再簡單地招募區域代理,而是直接與二、三線城市甚至縣、鎮的直營店展開點對點的代理形式,去掉了以往借助專業市場批發的中間代理商環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