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寶路服裝市場進入“后洗牌”時代
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北京雅寶路已經由當初的幾十個小攤位,發展成為最大的中俄市場的巨大需求,曾以低廉價格占盡先機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踏上了高端定位、擁有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
無論是身處東歐奢華建筑風格的商廈內,還是在陳設簡單的街邊店鋪里,都能感受到雅寶路商圈濃厚的貿易氛圍。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雅寶路已經由當初的幾十個小攤位,發展成為最大的中俄服裝貿易集散地之一。面對俄羅斯人均每年消費600美元進口服裝的巨大市場,以價格制勝的中國紡織品服裝曾占盡先機。如今,這里的商家踏上了自主品牌的發展之路,以定位中高端的產品迎接新一輪“洗牌”時代的挑戰。
微利競爭轉為品牌之戰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俄羅斯民眾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者不再一味地追求價格低廉的產品,轉而更注重品牌、講究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貼牌加工訂單的微薄利潤也促使雅寶路商家們謀求新的突破。“咱們中國生產的一件T恤在俄羅斯批發市場賣220盧布(約合人民幣51元),在商場卻賣400多盧布,貼上別人的牌子在專賣店甚至可以賣到4000盧布。”常駐莫斯科的業務代表楊先生這樣描述品牌的附加價值。
正是看到了品牌在對外貿易中的力量,一批具有革新精神的雅寶路商家轉變了“以價取勝”的打拼思路,開始嘗試發展自我品牌,在中高端市場尋求利潤增長點。
對于這一市場變化,在雅寶路“練攤兒”起家的孔先生深有體會,“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沒有哪個商戶擁有獨立的品牌。滿市場賣的幾乎全都是南方企業的服裝,像我們也是從北京的動物園批發市場拿貨。”進入2000年以后,孔先生在去廣州、浙江一帶上貨時發現,在南方不管規模多小的服裝廠,都在做自己的品牌。與此同時,雅寶路的同行們也開始拿著設計圖稿尋找代工工廠。“那幾年,雖然生意越做越好,但大家都覺得單純做貼牌加工沒有前途可言。畢竟,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設計研發的能力,跟外商議價就是沒有底氣。”
據了解,現在的雅寶路市場,其中80%的商家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文化,商家們推廣品牌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我們的產品不僅在俄羅斯批發市場銷售,還有部分通過俄羅斯的渠道商分銷到一些大型百貨商場。”孔先生說,近年來俄羅斯商人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度逐漸提升,在和一些從未打過交道的采購商交流后,他發現俄羅斯人現在是按照品牌尋找供貨商,和以往拿著樣衣找加工工廠的方式已大不相同。
市場驟變加速“洗牌”
“金融危機爆發前,生意還是很好做的。”雅寶路經營某女裝品牌的李經理回憶說,那時候的雅寶路老外很多,走廊里隨時可以聽見采購商經過交談的聲音。2008年的一場金融危機,給許多正醉心于品牌經營的商家們帶來了致命一擊??紫壬矊Υ烁杏|頗深,“2000年的時候,每天賣個3000件,一年賣出一百萬件是很平常的事。但金融危機后,市場就大不如前了。”
回想起2009年時的經營狀況,孔先生連連搖頭,“來雅寶路的俄羅斯商人突然少了很多,大街上和樓道里都要比從前安靜得多。”“不光是來店里的顧客明顯減少,而且基本每個星期都會有已經訂了貨的采購商退貨。有一位俄羅斯客人在金融危機發生后,突然把已經訂的所有貨都退掉了,而訂貨時他只付了4000多美元。退貨之后,無論再怎樣聯系這個客戶都杳無音信。”李經理說。
金融危機爆發后,許多雅寶路的商家都飽嘗了訂單流失、貨款拖欠之痛。一時間,沒了生意,市場又不知何時才能好轉,部分商戶在苦撐了一年半載之后選擇轉行。
相比于普通的外貿公司,大多數雅寶路的商家都勝在對俄羅斯市場的專注度上,但正是因為外銷市場過于單一,其經營業務極易受到東歐地區經濟波動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尤其是在美國次貸危機的波及下,俄羅斯終端市場需求疲乏,進而導致一些抗風險能力差的雅寶路商家難以為繼,在這次“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勤于研發才能不戰自勝
不過,“剩者為王”的定律卻讓這看似逆境的金融危機發揮了篩選和促進的作用?,F如今的雅寶路市場,不僅補充了新的血液,經過這一場危機淬煉后,仍然鎮守的商家們更成為雅寶路市場的中堅力量。
京珠盛世集團就是有力的代表之一。2008年,在同行業人士普遍為接不到訂單而發愁時,該公司的銷售額仍略有增長。那一年,公司大舉進駐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經過三年的飛速發展,其三大各具特色的自主品牌“Decently”、“JEPEN.SUN”、“THINKPACE”的銷售總量逐年提高,2010年銷售額的增長幅度達到了20%,創造了當年銷售總量達60萬件的驕人業績。
“如果你不知道5年以后你的生意在哪里,那么被市場淘汰是早晚的事情。眼下的生意忙或不忙都不重要,關鍵是要看與同行比較時,你的競爭優勢是什么。”公司總經理劉連生道出了“洗牌”時代的淘汰準則,“10年前,大家都在做貼牌,而你在做品牌,這就是你的競爭優勢;10年后,大家都一窩蜂地追逐歐美大牌的設計風格,而你在研發設計上下足功夫,這就是你現在乃至下一個10年的制勝關鍵。”
據介紹,京珠盛世集團擁有近百人的設計團隊,該公司僅女裝品牌“Decently”的設計部門就分為兩組,根據產品目標群體的不同定位分別設立針對中老年女性和時尚女性的研發團隊。每年,公司都會出資外派設計師奔赴意大利、法國等地一線市場進行考察,收集一手信息。
“現在的俄羅斯市場需求與以往大不相同。1995年的時候,推出一個新款羽絨服,選配3中顏色,賣上個50萬件根本不成問題。”劉連生在談到產品變化時說,現在俄羅斯的商人對產品款式的多樣化、時尚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公司也在不斷加大產品在設計上的投入比重。“如今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設計師的月薪能達到1萬多元,而樣衣工一個月也能拿到4000~5000元。但為了企業和品牌未來的發展,這部分支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雖然我們的設計會被一些同行模仿,但他們的產品卻很難真正達到同等品質。”劉連生指出,從原料的選購標準到設計研發的能力,都是其產品品質得以保證,贏得市場話語權的關鍵,“只要產品品質得到了認可,在外商眼中建立起品牌形象,不管外部時局怎么變化,產品都會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