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迅猛 瑕瑜并存——服裝尾貨市場:創新與規范并重
不久前,商業模式創新暨服裝尾貨批發、天蘭尾貨鞋城、天匯尾貨商城,對60個尾貨商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采訪。
1、真尾貨銷路較好
牛小姐從事尾貨買賣已經近十年,她的店里滿滿當當地放著某幾個運動休閑品牌的尾貨,“現在的生意太一般了,你看這批貨我都進來好一陣了,都沒賣出去多少,今天是周六,應該是生意比較好的時段,但是你瞧瞧,這人流量也不是特別大……”面對記者的調查,牛小姐非常樂意,她說:“如果換成我比較忙的時候,我可能沒法這么詳細地回答你的問題了。”與牛小姐有著共同心聲的尾貨商們不在少數,23.53%的受訪者認為生意很難做,認為生意一般的受訪者占52.95%,23.52%的受訪者認為生意還不錯。從事某男裝品牌尾貨買賣的青年商戶告訴記者:“從今年5月份開始,我們的生意特別難做,原來的買家似乎都不愿意來尾貨市場了,他們認為現在可選擇的采購渠道有很多,并不覺得我們的服裝價格占優勢,同時電子商務對我們的沖擊可能也比較大。”
那么認為生意較好的23.52%的尾貨商為什么會有別于其他商戶呢?從事4年尾貨買賣的劉小姐主營的品牌是艾格、only等女裝品牌的尾貨,她告訴記者:“我覺得我們的服裝還是價格取勝,我們有比較穩定的貨源,也可以拿到較低的價格……”正說著,幾個消費者前來詢問劉小姐某衣服的價格,一件面料特別舒適的艾格剪標T恤售價僅為19元,幾個消費者對著鏡子比對了一會便掏出錢包付了款。劉小姐回過頭來告訴記者:“我覺得選貨也特別重要,你看剛賣出去的T恤其實有著一直都流行的宮廷袖,顏色也僅是簡單的黑、白、桃紅幾個色系,這樣的衣服好搭配、有流行元素,價格也算比較吸引人。因此我們的生意一直都不錯,但是相比以前,人流量還是少了一些。”記者仔細對比了這些店面,他們銷售的幾乎都是真正的品牌尾貨,而不是摻雜了加工服裝的非尾貨。
2、非尾貨混染純正血統
2007年就在尾貨市場做生意的羅先生說:“現在尾貨經營商戶在我們市場中的比例不到商戶總數的一半,濫竽充數的現象嚴重。而尾貨經營商戶比例過低,導致尾貨市場銷售的商品性價比難以吸引一般老百姓,以前我們的老客戶就是沖著品牌服裝尾貨來我們這批發服裝,但是他們逐漸覺得其它服裝占了不少份額,而他們的價格是高于尾貨的,這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我們整體的價格優勢。”
業內人士分析,金融危機初期,外貿大幅退單,尾貨在短期內大量積聚,而到了金融危機中期,外貿訂單大量減少,國內的加工廠難以為繼,紛紛倒閉或轉型。大量加工廠的倒閉或轉型,直接導致了尾貨量減少,國內一些新開的尾貨市場貨源無法保持穩定,只能用大量正貨填充市場,導致其性價比無法吸引普通老百姓。一些新開的尾貨市場既沒有價格優勢,知名度又低,客流自然就會減少。非尾貨占的份額太大,市場的總體價格必然會提升,其價格的競爭力就會喪失。而對于現階段紡織服裝尾貨貨源狀況,23.53%的商戶認為較為充足,35.30%的商戶認為貨源稀缺,認為適中的占41.17%。如此看來,尾貨的貨源并不是缺少的,但是正如羅先生所說,市場已經充斥了太多的非尾貨商,整個市場的優勢已經在逐漸下降,要想扭轉局面,則需要把有能力的尾貨商戶集中起來,擴大尾貨商戶的比例。
而對于危及尾貨渠道發展的最大難點,有41.18%的商戶認為是尾貨的貨源較難掌控,他們希望能通過市場和品牌服裝加工廠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品牌授權占29.41%;29.41%的受訪者認為假冒偽劣比較麻煩。
面對較不穩定的尾貨發展狀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對于尾貨市場,商業模式創新是當務之急。未來租金可能還是尾貨市場主要的盈利模式,市場方必須要有掌握貨源、組織貨源、組織銷售的功能,或者具有綜合服務商的功能。如果這些做不到,模式創新就是有局限性的。那么商戶們對尾貨市場方該有何期許呢?70.59%的受訪者認為尾貨市場方應該幫助商戶尋找穩定的貨源,而不實單純地收取商戶的租金;認為尾貨市場方應該定期地幫助商戶組織銷售的商戶占29.41%。
3、莫讓規范成為空文
“現在尾貨市場有幾個不等,規模不等,檔次不等,商戶資源也不統一。你開你的,我開我的。如果長此以往,尾貨概念會逐漸淡化、混淆,我們很多商戶都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和共同的規范,但是可能尾貨市場還不成熟,需要一點時間。”牛小姐告訴記者。
其實早在2009年7月1日,《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范行業標準》正式實施,《標準》對尾貨市場的設施、商品質量管理、商品陳列、進貨管理等提出了具體要求。雖然《標準》的支持方是國家標準委和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標準》也設置了諸多關卡,力圖抬高進入尾貨市場的門檻,但是,由于《標準》是行業推薦執行標準而非強制性執行標準,其實質性作用一直飽受質疑。
時隔兩年,此《標準》是否有一定成效?35.30%的商戶認為《標準》有效,5.88%的商戶認為沒有效果,58.82%的商戶表示沒有聽說。《標準》正式實施的兩年后,竟還有近6成的尾貨商戶并不了解,這不能不說《標準》的宣傳推廣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是關起門來召集幾個專家研究出一套標準,而不對標準對象進行宣傳講解,《標準》永遠只能是長久的一紙空文。
1、 目前紡織服裝尾貨市場的發展如何?
2、《尾貨市場經營管理技術規范行業標準》于2009年實施,現在有沒有一定成效?
3、您認為危及尾貨渠道發展的最大難點是什么?
4、您認為尾貨市場應該如何創新,而不是單純地收取商戶租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