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蠶桑生產有喜有憂
14年我國蠶桑生產,雖然遭受南方桑蠶區早春持續低溫陰雨、東北柞蠶區秋季持續干旱的影響,但各地積極抗災救災,使桑蠶產繭量獲得了“五連增”,柞蠶繭損失減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今年絲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桑蠶繭價連續下降,致使售繭收入減少較多,但主要作為食用的柞蠶繭市旺價高,售繭收入增加較多。
(一)飼養面積桑增柞減。從18個桑蠶主產省(區、市)生產情況看,江、浙桑園面積繼續減少,廣西、四川、云南繼續增加,其他大部分蠶區桑園面積基本穩定。合計桑園面積1250萬畝,同比增加7.1萬畝,增0.57%。其中江蘇和浙江分別減少9萬畝和5.1萬畝,廣西、四川、云南、湖南分別增加10萬畝、5萬畝、4.4萬畝、1.3萬畝。柞蠶7省(區)放養柞蠶面積1157萬畝,同比減少74.5萬畝,減6.05%,主要是遼寧因旱災減少150萬畝,河南增加80萬畝。
(二)發種量略減。桑蠶發種量1631萬張,同比減少18.2萬張,減1.1%。其中春期減少40萬張,夏秋期增加21.7萬張。分省看,5省略增、12省(區、市)減少,增減最多的是:廣西增加10萬張,浙江減少15.3萬張。柞蠶發種放養量28679萬粒繭,同比減少6050萬粒繭,減17.4%,主要是遼寧減少放養6000萬粒繭,減23.1%。
(三)蠶繭產量桑增柞減。蠶繭總產量65.08萬噸,同比增加780噸,增0.12%。其中增產的有7省(市)、減產的有11省(區),增產或減產較多的有:廣西增產8500噸,云南增產5300噸,浙江減產9000噸,江蘇、廣東、安徽分別減少1700噸、1200噸、1000噸。柞蠶繭總產量8.18萬噸,同比減少4281噸,減4.97%,主要是遼寧減產7500噸,減15.46%;其中作為食用的柞蠶蛹產量5.87萬噸,同比減產2056噸,減3.38%。
(四)繭價下降蛹價上升。2014年5月份以來,國際生絲市場一直低迷,導致桑蠶繭價持續走低。全國桑蠶鮮繭加權均價1835元/50公斤,同比下降175元/50公斤,下降8.71%。除貴州、甘肅、新疆3個生產小省(區)略有提高外,其他15個省(區、市)都不同程度有所下降,特別是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廣西6個省(區)下降200-290元/50公斤之間。以食蛹為主的柞蠶鮮繭加權均價1881元/50公斤,同比提高212元/50公斤,提高12.71%。其中柞蠶蛹均價2293元/50公斤,同比提高328元/50公斤,提高16.7%。
(五)鮮繭收入桑減柞增。全國桑蠶繭總產值238.9億元,同比減少22.4億元,減8.58%,除云南、陜西分別增收5167萬元、352萬元外,其他省(區、市)基本都是減收,減收過億元的省份有:廣西減78881萬元、浙江減59565萬元、江蘇減32271萬元、四川減14880萬元、安徽減12428萬元、廣東減10360萬元。柞蠶繭總產值30.8億元,同比增加2.04億元,增7.11%,其中主要是吉林增加17413萬元,遼寧減收7600萬元。由于東北蠶蛹比蠶繭市場更旺,蛹價比繭價高出21.9%,達到2293元/50公斤,使蠶蛹增值42.88%,增加收入53766萬元。
(六)蠶種總產量增加。全國生產桑蠶種1458萬張,同比增加61萬張,增4.4%;生產柞蠶種44496萬粒繭,同比增加4337萬粒繭,增10.8%。
當前蠶桑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微粒子病對蠶桑生產威脅日趨嚴重。近幾年蠶種質量監測結果表明,蠶種無毒合格率降低,帶毒合格率升高,超毒淘汰率大幅上升,使年燒毀蠶種近百萬張,損失較大。二是蠶桑的科研仍然滯后。目前,生產上蠶桑當家品種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審定、九十年代推廣的,配套的技術也主要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蠶桑生產的科研仍未有大的突破。三是蠶桑生產投入較少。目前,國家除了對蠶種場的建設和改造有一定投入外,對桑樹苗木繁育、桑園建設、小蠶催青育苗、蠶室建設、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一直未有相應的項目支持,導致生產水平提高比較緩慢。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強生產指導。要密切關注繭絲市場變化,做好信息服務,制定好生產指導性計劃,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保持產銷基本平衡,促進繭價回升,爭取蠶桑生產效益盡快恢復提高。二是嚴控蠶微粒子病擴散。在繼續加強蠶種質量監管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在全國選擇一批產種量較大的蠶種場,建設桑園燈光誘殺帶毒害蟲設施,減少病源。三是加強蠶桑生產設施建設。積極協調溝通,加大對桑園、蠶室、蠶桑生產機具的投入,提高生產的科技水平。四是促進蠶桑科研多出實用成果。目前蠶桑科研論文多、成果少的狀況應當改變,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激勵科研人員發現問題、靜心研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為我國蠶桑生產盡快再上一個新臺階做出新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