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角色扮演
一場英國的婚禮,再次把帽子文化帶到我們的眼前。今年夏天,你可能只穿牛仔褲、T恤和一雙高跟鞋,但如果你要很雷人的效果,可以將高跟鞋戴在頭上!帽子可以為你增添個性,塑造你生活中不一樣的角色。
在經典電影《窈窕淑女》中,奧黛麗·赫本扮演了一位貧窮的賣花姑娘,通過語言學家的一系列精心培訓,每天練習標準英式倫敦腔的社交口語、社交禮儀和各種場合的淑女式打扮。6個月后,丑小鴨變成美麗天鵝,終于擺脫貧窮,躋身于上流社會,變成名媛淑女。影片中,一套套經典、優雅的淑女衣裙及其配套的帽子,成全了賣花姑娘,同時也成全了奧黛麗·赫本,她的西方淑女形象至今無人能敵。帽子將不同角色中的社會等級關系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西方,帽子的作用遠不止于防護、防曬和保暖,它是時尚配飾,適用于很多慶典場合。同時,它也是你的職業、國籍、宗教信仰和社會地位的象征。帽子樣式自誕生之日起,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而變遷,扮演著不一樣的角色,是一本活教科書。
Stephen先生與Vivienne Westwood合作的作品。
古時:冠冕已有貴賤之分
近日,筆者就帽子相關知識,走訪了英國著名的帽子設計師和制造商Stephen Jones。非常巧合,他的專賣店就在倫敦考文特花園,電影《窈窕淑女》中賣花姑娘的原居地。對于帽子的西方史,Stephen先生向我娓娓道來。
在西方,帽子是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征。古代的希臘和羅馬,奴隸們只能頭戴破草帽遮陽。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加明晰,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等等。十六世紀后期,宮廷中官員、王后、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別的設計。十八世紀,有了“Milliner”即“女帽制造商”一詞,它來自于意大利米蘭,因為在這個時期,米蘭能夠生產出最優質的帽子。女帽行業是一個傳統的女性職業,女帽制造商不但負責設計,還要負責選料和制作。
二十世紀,巴黎和倫敦建立了強大的時裝中心的地位,這也是電影《窈窕淑女》故事發生的同時期。絲綢帽子仍然是穿晚禮服的主要搭配,特別是在下午茶的聚會和周日的教堂里。英國紳士通常會戴灰色高帽去看賽馬和其它比賽。
現今:帽子傳遞時尚品位
上世紀60年代,帽子依然是英國人非常重要的服飾之一。Stephen先生回憶,從他兒時開始,就一直戴著帽子,無論冬天的校服套裝,還是夏天boater(船工)款式的帽子。當他十幾歲就讀圣馬丁藝術學校,后來又到了一個非常傳統的高級時裝公司實習后,就逐漸對設計女帽產生了濃厚興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帽子成為正式場合或有實際需要時才使用的飾物,霸權地位一去不返,但是有少數像英國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一直對帽子情有獨鐘。Stephen先生曾經為戴安娜王妃制作過絲絨貝雷帽子,既優雅大方又時髦。黑紅相間兩種顏色與其套裝非常搭,也是戴安娜喜歡的顏色。
Stephen先生還為多部電影設計過各種款式的帽子。去年那部講述香奈兒生活的電影《Coco Before Chanel》中的帽子,就是Stephen先生設計的。當時,導演希望塑造一個年輕時期純真的Coco形象,Stephen先生因此設計了簡潔的、中性的derby帽子給女主角,利用這種巨大反差襯托出人物的復雜性。
Stephen先生曾與世界各地眾多不同的設計師合作。Vivienne Westwood是他印象比較深的設計師,近期他還曾與她一起在英國皇家Ascot(著名賽馬場)工作,制作今年夏天的海報宣傳。“她總喜歡冒險,非常喜歡帽子和頭飾,總有很強烈的想法。”Stephen先生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