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商場“灰色地帶” 設計師品牌擠進時裝周
2012春夏系列國際潛力的軍團,也是最能代表中國設計水平、走向國際的標桿。
上海的尹默、王東芳;福建的金苑、洪美璇;浙江的AS AUGUST SILK、郭寶寶;新疆的龜茲麗人、孫秀琴……今年第一次參加時裝周的設計師品牌達13個,包括國外設計師品牌,創歷屆時裝周之最。這些品牌有的已經在市場做了很久,只是從來沒在時裝周上亮相。
“市場上將來最有發展潛力的品牌,一定是設計師品牌或以設計為主導的品牌。”楊健表示。“時裝周發布的門檻逐步在提高,審核也越來越嚴格,成為設計師品牌提升自身知名度的一個平臺。”設計師品牌也是走向國際的,代表中國設計水平的。
受惠時裝周
銷售額增長40%
去年首次參加服裝周的設計師品牌蕾沃爾負責人表示:“參加時裝周讓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體現在銷量上,今年比去年同期銷售額增長了40%以上。”國內已有一批先鋒設計師品牌,如例外、卡賓、吉芬、瑪斯菲爾等。
有了這樣的先例,今年報名參加時裝周的設計師品牌更踴躍,尤其以外地品牌居多。“長三角、福建沿海、珠三角地帶數量最多。”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李當歧表示。“參加時裝周是為了占領高地。這個交流平臺比廣州、上海這種區域性的時裝周更能起到推廣和交流效用。北京囊括了全國的品牌,也為品牌提供了進軍世界的窗口。”
“時裝周是個大擂臺。設計師們面臨的壓力其實很大,因為人們對其期待越來越高。”李當岐表示。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不需要討好誰,也沒有輸贏。
設計師品牌
遭遇商場“灰色地帶”
“由于國內市場營銷渠道與國外不同,在中國做設計師品牌比國外難度大得多。國外都是買手制,而國內不是,存在灰色地帶。”楊健表示:“眾多品牌‘求’著商場進駐,但百貨公司不是買手,而是招商部在行使招募品牌權力。他們可能只是二房東,跟買手概念相去甚遠,造成設計師品牌進商場異常困難。”
“在國外,可能今天是SHOW,明后天就是訂貨會。而商業買手在中國還沒成型,整個商業環境還沒成熟,中國服裝周也不能生造‘買手’。如果將來買手體制在中國鋪開,左右市場的將是買手。”李當岐表示。
而由于品牌太多,商場希望旱澇保收,只選成熟的品牌,以降低經營風險。再加上設計師品牌底子薄,發展時間短,資金實力有限,因此,設計師品牌開店阻力重重。
“時尚買手很重要,將來應該把商場當成經銷商,否則商場沒有動力做買手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