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做大做強會議營銷的五大關鍵因素
會議營銷模式投入少、機動性強、資金回籠快,深受一些企業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保健品和食品類企業涉足會議營銷。有些企業的產品更是為會議營銷應運而生,從產品的生產,到市場的策劃運營,都圍繞著會議營銷進行。
但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會議營銷雖然歷經了漫長的十年,卻始終難以與其它營銷方式一樣造就行業內的航空母艦,年銷售額上億的會銷企業屈指可數,大多數企業銷售額不甚理想。
會銷模式遠未展示它最大的威力。如何運用會銷模式,把會議營銷企業做大做強,是一門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的學問。
慈就我在會銷實戰中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和會銷朋友分享,與有志于將會銷發揚光大的同道共進步。
會銷企業要做大、做強,關鍵有五。
一、營銷模式創新,重在鼓動顧客參與
會銷最大的成本是什么?不是產品的生產費用、也不是員工的工資支出。會銷最大的成本是對顧客的教育成本,是讓顧客接觸產品、認識產品、認可產品、購買產品、轉介紹產品的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
我們現在的會銷模式,普遍采用的是邀約---拜訪---開會---再拜訪的流程,這種模式營銷成本極大。不管是會前、會中還是會后,顧客都是被服務的對象,每一次服務,都意味著我們必須支付一定的營銷費用。
幾年前,由于顧客邀約較容易、購買率高,這部分營銷費用很多企業不在乎,反正保健品利潤空間大,少賺一些就是了,認為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近幾年,顧客到會率極低,即使勉強到會,也很難說動顧客下單訂貨。企業為了留住顧客,企業只得反復邀請顧客參會。往來數次,只見付出,不見回報,顧客教育成本直線上升。
實際上,我們每一年都在講創新,也每一刻都在進行著創新。但是,我們以往的創新考慮的只是我們營銷人員營銷技巧的改進,如電話話術的改進、拜訪方法的改進、會場攻單方法的改進、產品體驗或試驗方法的改進。由于業務員的能力在達到一定的極限之后很難再有大的上升空間,所以,單方面地改進營銷隊伍的營銷技巧,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我們在創新營銷模式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如何讓顧客積極參與到我們的營銷隊伍中來,讓顧客變成我們營銷隊伍中的一員,自覺主動幫我們做宣傳。
有的朋友也許會說:我們一直在把顧客變為我們的營銷人員,我們搞積分獎勵、我們叫他(她)們叔叔阿姨,我們認他(她)們為“干爸干媽”,就是為了調動顧客的積極性,把顧客員工化,讓顧客幫助我們賣貨。
實際上,只有一部分顧客愿意接受“干爸干媽”如此親切的稱呼,能成為我們鐵桿顧客的少之又少;而積分獎勵,純粹是一種利益刺激,過度使用無異自行增加營銷成本。
有的會銷企業嘗試過用療養院、科技館等模式做會銷的擴展,意圖吸引更多顧客參與,但是效果也并不理想。療養院、科技館建設成本高、輻射范圍小,很難對整個市場產生大的影響。
保健品企業的顧客十有八九為健康而來。今年出現的新的營銷模式如會議營銷養生館,將會議營銷模式和養生理念相揉和,通過傳授顧客養生保健操,讓顧客在街道和社區自發組建鍛煉隊伍,既可以穩定現有顧客隊伍又可以擴大傳播半徑。接觸和習練了養生功法的顧客,已經在潛意識里認可了公司,教育起來會比較輕松。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養生保健操和氣功如一夜春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神州大地。如果會銷企業能夠將會議營銷養生館做到極致,它肯定成就斐然。
二、產品前瞻實用,盡量形成系列
會銷企業的產品基本上是一窩蜂,市場上流行什么產品,生產企業就生什么產品。這種方法優勢很明顯,大家集中拳頭攻一個點,很容易形成一個氛圍,產品滯銷的可能性小。但是缺陷也同樣突出,產品嚴重雷同,細分到每一個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來說就比較少。
同類產品的競爭,最終會導致招商價格的下滑。前幾年,會銷產品的招商價在2.5折以上;現在,招商價基本在1.8折以下。也許過不了多久,會銷產品的招商價就會低至1折。
招商價格的降低,直接擠壓廠家的利潤,那么廠家提供的配套服務如物料的配置、營銷培訓、專家授課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會嚴重縮水。廠家服務的縮水,等于是放任經銷商自生自滅。過低的招商價,必然導致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兩敗俱傷。
所以說,跟風生產只能讓企業喝稀粥。餓不死,飽不了。會銷的歷史也佐證了這一點:核酸是會銷最熱門的產品,也是眾多企業追逐的產品。不僅核酸遍地開花,而且衍生出核苷酸、寡核苷酸等品種。但是,做核酸,很難有企業超過珍奧。
這兩年,寡糖和納豆成為市場的熱點,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每年都會增加十來家。同質化競爭相當慘烈,各生產企業為了搶占經銷商,不惜投入大量資金,買榮譽、造聲勢。但是收效甚微,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僅一兩家而已。
與其大家拼命去爭同一塊蛋糕,倒不如另辟蹊徑,開發出自己獨特的產品。
產品開發先要考慮前瞻性,至少要兩年之內國內同類產品很少。其次要考慮實用性,雖然保健品有二十多種保健功能可供選擇,但是真正能夠宣傳的只有一兩種,這需要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市場的需求反復推敲。做會銷的產品要迎合中老年朋友的需求,所以功能需求最好在延年益壽、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骨關節疾病、調節血糖等方面考慮。
顧客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企業品種單一,有可能導致顧客資源的流失。為了充分利用會銷資源,企業可以開發3--4個系列產品,多方面滿足顧客的需要。{page_break}
三、系統培訓,精細服務
會議營銷賣的是概念。一個新產品出來后,經銷商和營銷人員并不見得能完全理解產品的功能和作用。另外,公司背景、公司特色以及和產品相關的營銷策略,經銷商和營銷人員也并不見得能夠領悟透徹。因此,相應的培訓要馬上進行。
培訓包括產品培訓和營銷培訓,可以派專門的培訓師到市場培訓,也可以制成DV或PPT,放給各市場工作人員看,不管用哪種形式,要把以下幾個內容包含進去:
1、產品的保健功能
2、產品的科研背景,權威人士的認可
3、產品與同類產品的比較和優勢
4、產品與市場上其它熱門產品的比較和優勢
5、產品現場試驗操作方法
6、產品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應對措施
7、顧客服用產品后的反饋;
8、原料的珍貴
9、生產工藝和技術優勢
10、企業背景
11、企業文化
12、營銷模式
13、攻單技巧模擬
14、營銷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對經銷商和市場進行前期培訓之后,還要定期跟蹤服務,征詢經銷商對公司建設和營銷模式的意見,并及時修正,以臻完善。
會議營銷是在服務中發展的。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要制定不同的市場規劃,促進各市場有序發展。幾個重大節日如端午、中秋、國慶、重陽、元旦要做好促銷措施,春節、元宵、中秋節要表達關心和問候。有必要的話,重點市場要制定個性化的營銷方案。
四、做好文化滲透,貴在持久
很多企業主很納悶:同樣是做會議營銷,投入同樣的人力精力,為什么人家的會銷團隊人均銷售額可以達到4--5萬/月,但是自己的會銷團隊人均銷售額卻只能達到4—5千/月;人家搞一場大活動銷售額可以很輕松地達到幾百萬,但是自己搞一場活動銷量卻總是上不去,入不敷出。
這其實就是有沒有建設好企業文化的區別。好的企業,往往有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好的企業文化,會得到員工和顧客的認可。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不可能能夠產生驚人的銷量的。
文化,每一家企業都想弄。但是,如何建設企業文化,如何把企業文化轉化為銷售力,大多數企業主感到摸不著頭緒,無從下手。
首先要用簡要的語言把自己企業的特色凝練成企業文化,三五句就可以了。有的企業覺得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企業文化弄得很長,七八條甚至十多條,長得連公司高層和老板都記不住,員工根本沒信心去領悟。企業文化其實企業建設的核心觀,需要體現的企業獨有的東西。企業文化要有差異性,要展現企業自己的特點,所以,一些很老套的東西就不需要弄進去,比如“合作共贏”、“創新進取”等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儒、道、法、醫,任何一家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而禮、孝、仁、義、誠,是中華民族道德觀的集中體現。企業可以從儒道法醫諸家中汲取精華,以禮孝仁義誠為準則,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好之后,要身體力行去實施,去執行。上至董事長,下至新員工,無一例外。
會銷的物料是宣傳傳播企業文化的極好工具。產品折頁、產品手冊、企業畫冊、易拉寶、吊旗、海報、橫幅、PPT、宣傳片都可以把企業文化滲透進去,尤其是企業的雜志,可以通過一些真實感人的故事來體現企業文化,極有說服力。
公益活動是企業文化的突出體現,通過公益活動既可以向大眾展示公司形象,又可以讓員工有自豪感,還可以讓顧客更信任公司,一舉三得。
我看到我們很多會銷企業也很熱衷于公益活動,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捐款捐物很多。但是這些企業并沒有感到公益活動給他們的銷售帶來很大的提升。
公益活動要想得到大眾的認可,需要恒日持久地進行,偶爾的一兩次公益活動起不到什么效果。由于我們的會銷模式是一種相對封閉的營銷模式,除了營銷初期的導入工作外,更多的是靠老顧客的口碑相傳。所以,我們的公益活動對象可以鎖定為我們的一些需要幫助的老顧客和老顧客身邊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公益活動可由廠家發起,各市場組織。公益活動的金額并不需太多,企業可制定一個計劃,每月從市場銷售額里拿出1%來做公益活動,廠家和市場各分擔一部分費用。比如一個月銷售額為50萬的市場,每個月拿出5千塊來做公益活動,市場營銷團隊出4千元,廠家補貼1千元。
人都有惻隱之心和助人為樂之心。我們幫助了顧客和顧客的親人朋友,一定會得到顧客和他們親人朋友的回報。如果公益活動能夠堅持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會得到顧客認可,顧客的忠誠度和轉介紹能力就會提高。
五、宅心仁厚,可得天下
造模式、找產品、整方法、弄文化,把這四樣搞好了,一個企業就可以在市場上響當當了,但是,要想成為行業的領頭者,成為一個能持久發展的品牌,僅僅有這四樣是不夠的。除了這四大手段,還必須要企業的掌門人宅心仁厚。
有很多企業,為了短期的利益,在產品中添加違禁成分,弄一些假冒的榮譽,在宣傳中夸大其辭,在營銷中虛假承諾……結果弄出很多事端,消費者投訴如潮,企業在呼風喚雨三五年后,終于轟然倒塌,一蹶不振。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企業,也要有這樣的胸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