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推動晉江鞋業發展
“多虧當時稅務部門在關鍵時刻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不然我們的企業就沒辦法發展成這樣了。”晉江陳埭一家外貿鞋企W公司負責人王總表示。回憶起兩年前公司陷入發展困境時的彷徨,王總深有感觸,并深深感謝當時各政府經濟部門在關鍵時刻給予及時的獎勵資金和補助,拉了企業一把。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像W公司一樣得到政府資金扶持的企業還有許多。
有人評價,民營企業是晉江經濟發展的功臣,他們積極納稅為晉江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使得各項民生政策得以實現。同時,他們也是晉江經濟的靈魂,為了使他們能夠做大做強,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晉江稅務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不斷推出創新資金獎勵和扶持政策,全方位助推晉江民營經濟向上、向前發展。
暖春政策
全方位扶持企業發展
王總所提及的感激源于增值稅改革。2008年年底,W公司計劃從國外預訂一批進口設備,不想經濟形勢一下急轉彎,以外貿出口業務為主的W公司一下子資金周轉不靈。一方面是生產擴產急需設備,一方面是資金緊張,到底要不要根據公司發展需求繼續引進設備?王總猶豫了。
直到年底某天,稅務部門的政策宣傳冊發到了公司。當得知國家進行增值稅改革,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王總立刻決定在這個政策優惠期購進設備。“這批先進設備為公司這兩年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時要不是及時了解到這些信息,我估計就放棄擴產了,等于說放棄了發展的好時機。”王總感慨道。
數據統計,僅增值稅改革政策的及時傳達,就讓晉江企業一年減負2億元,促進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改造和設備的更新換代,引導企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除了發放政策宣傳冊,晉江稅務部門還結合經濟社會形勢對稅務工作的要求,通過在本地媒體開設政策專欄、舉辦辦稅員培訓班等方式及時進行政策解讀和宣傳;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活動,舉行14場主題座談會,調研產業經濟形勢,準確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主動送政策給企業;認真落實高薪技術企業、中小企業、微利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一系列“暖春工程”全方位展開。
據了解,2008年,晉江國稅全年共累計辦理退稅2億多元;2009年,晉江地稅全年累計減免稅費達2084.21萬元。政策的及時落地,資金的及時返還幫助晉江企業經受住了經濟考驗。
行業評估 培育產業發展后勁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推動民營經濟新提升成為晉江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協助晉江各大產業實現升級,服務經濟轉型發展,晉江稅務部門深入各鎮(街道),摸清當地產業特色,開展行業評估,此舉為規范行業稅收征管奠定堅實的基礎。
晉江稅務部門自2007年開始著手對陶瓷、出口服裝、鞋底制造、雨傘等14個行業開展行業調研、測算,建立行業納稅評估模型,并以此為依據開展行業整體納稅評估,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晉江行業納稅評估模型達到15個。此外,為服務產業發展,稅務部門還配合政府深入拓展鞋材、鋼材、陶瓷、汽車、食品、傘具等專業市場,通過開展專項稅收調研、實行查賬征收、簡化辦稅流程、建議政府減征免征地方稅費等方式,使得各大專業市場更好更快發展。
此外,晉江稅務部門還深入上市后備梯隊企業,現場輔導解決企業上市運作過程中遇到的涉稅難題,扶持企業改制上市,進而培育了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后備軍。
稅務部門主動介入并全程參與企業上市輔導工作,組織稅政骨干對上市后備企業進行集中授課,針對企業改制過程中涉及的兼并、資產重組、股權轉讓等政策性問題,將相關稅收政策宣傳到位,協助企業財務人員規范成本核算、財務處理和稅收籌劃,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基礎。
數據說話
(3.19+6.6+4.67)億元
2010年,晉江運用獎勵、稅收、補助、貼息等手段,促進結構調整產業提升,共兌現經濟發展鼓勵扶持政策3.19億元。其中:產業升級2.01億元、科技獎勵399萬元、企業改制上市和品牌打造3282萬元、外貿進出口4473萬元、商貿流通1526萬元、農業產業化發展2168萬。
此外,同年辦理出口退稅和免抵調庫6.60億元,設備購置增值稅抵扣和再生資源退稅4.67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