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如何能網住消費者的心
6月9日訊 一方面,消費者的持續青睞。
省去柜臺和部分人工費用,網購的優勢對于商家和消費者都不言而喻。但網購的缺點也顯而易見,購買時看不到實物,使受騙幾率隨之上升,并且投訴不暢。不少網購的商家和平臺,帶著善意的微笑給出各種誘惑的低價或折扣,實則懷著骯臟的心,對消費者的錢袋覬覦已久。
一方面,有些網購平臺只是渾水摸魚,鉆電子商務和團購的空子,打著正品的旗號,卻向消費者售賣高仿假貨。另一方面,除了魚目混珠的產品外,不少的化妝品網購平臺之間也達成了行業默契,即在貨品當中夾雜一定比例的A貨。可當A貨在以低價打口號的化妝品網購間盛行之時,網民所買到的低價又是否還是真正的低價呢?恐怕其中變味不少。對消費者購買信心的打擊,也勢必反過來影響網購市場的活力,使之發揮不出應有的發展速度。于是不禁有網民不無自嘲地說,“網上的化妝品,水,實在是太深了,學會游泳的又有幾個呢?”
魚目混珠
魚目混珠是網購平臺和商家慣用的手段,一方面可能出自網購平臺對進貨渠道商家的管理和資質審查不嚴,造成了假貨漏洞;另一方面,網購平臺也常常是這場假貨騙局的始作俑者,一些網購平臺為了牟取利益,而故意在進貨渠道上動了手腳。
新近發生的網購欺騙事件中,團購是不折不扣的罪魁。日前,愛幫團推出僅需128元團購原價528元的正品nike/"target="_blank">耐克鞋,承諾假一賠三,并且包郵。如此低價的正品耐克鞋,吸引了眾多購買者,購買人數超過8500人次。但這明目張膽的騙局隨后即被揭穿,網民劉女士表示,“由于之前曾在愛幫團買過其他東西,因此這次不假思索便購買了。可收到貨物后,鞋底的膠沾的到處都是,穿鞋帶的孔,跟正品差距特別大,耐克的標志都是歪歪扭扭的,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方向。不用官方的人員去看,就我們自己去看,它都不如地攤上賣的幾十塊錢的鞋。”而當團購騙局昭然若揭,劉女士再到愛幫團團購耐克鞋的頁面看時,網頁上原本假一罰三的承諾卻已經被去掉了。
無獨有偶,G團、飾品團也分別做了耐克鞋的團購。其中G團近日推出僅198元即可獲得原價520元的Nike902Free系列一雙板鞋的團購,并標明款式尺碼齊全,頭層牛皮鞋面,耐磨橡膠鞋底,全國包郵。但是接到實物后的網民才明白這是一場騙局,有網民透露,他和商家溝通,商家依舊態度堅定說是正品,但是他拿到專柜驗貨,卻得到“高仿”的結論。除此之外,G團還做了99元匡威鞋的售假團購。
更具諷刺意義的是,耐克中國工作人員出面澄清,“我們公司目前沒有跟團購網有合作來銷售我們的產品,我們只通過我們的官方網站和代理商在專門店銷售我們的產品,正品耐克鞋不會出現很低的折扣,至少是八折以上。”
可想而知,打著“正品尾單”和“團購特價”幌子的網購,卻埋藏著眾多的山寨假冒產品,甚至有些產品連高仿都稱不上。{page_break}
網購平臺在愚弄消費者智商的同時,卻也自毀生意。缺乏了公信力的網購平臺將令網民嗤之以鼻。
龍蛇混雜
網購發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其中的網購平臺和商家卻是稂莠不齊,龍蛇混雜,很多只是打著網購的幌子,想要在其中渾水摸魚,欺詐消費者。缺乏有力度監管的網購,很可能讓這些行業中的惡幣驅逐良幣,讓行業的發展紊亂。
目前電子商務日漸成熟,網購的產品越發細分,鉆石、名表、名包、高端護膚品等奢侈品網購也風生水起。
貝恩咨詢在其2010年中國奢侈品報告中表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穩居世界奢侈品消費大國,市場總額已經攀升到2010年的107億美元,目前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消費人群中,43%的人開始網購。然而,中高端產品網購背后依舊暗藏欺詐。
有網民表示,“我2011年1月7日在佳品網上買了一套BCBG運動服,花了858元,通過支付寶付款成功。但1月22日我去快遞公司取到貨,打開一看,質量根本就不像是BCBG的運動服,拉鏈上面的水晶都已經掉了,還有很多線頭。”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網購平臺里提供的中高端商品大都以超A貨跟正品混著銷售,畢竟超A貨一般消費者很難看出來。尤其是奢侈品的利潤很高,所以很多商家也愿意冒險這樣來做。他們抓住了很多消費者"想買奢侈品,但又想低價"的心理。超A貨實際上有些是從國內正品奢侈品的代工工廠流出來的稍微有些殘次的產品。這主要是網購平臺的采購渠道進貨玩了貓膩,走了非正常采購渠道來得到產品。其實,國外正品商家是知道會出現這樣問題的,但源于中國的消費環境,所以也無法制止。”而當問及是否有網購平臺和正品廠商簽了進貨渠道,同時又找了高仿的渠道,摻雜著買的情況。他表示,“行業內這樣做的情況是否普遍不方便說,但不排除確有這樣情況存在。”
對此,天天網CEO鞠傳國表示,“當前電子商務屬于高速發展時期,大批化妝品網購和團購網站興起屬于正常經濟規律及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一部分網購和團購網站,由于剛剛成立,對行業及供應鏈把關不嚴,監控不力,或者一些團購網站為追求眼前利益知假售假,才造成一些摻假售假行為。”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行業監管的空白導致市場存在潛規則,市場不規范確實會傷害消費者利益,企業在傷害消費者的同時也必然會傷及自身的發展。”
如何監管
一個社會經濟體制的不健全,很可能會觸發道德系統的沒落。當一種扭曲的價值觀橫行社會,便沒有什么是干凈的。唯利益馬首是瞻開始成為一種社會通病,市場、消費者、甚至整個宏觀經濟體制在一個病態的社會隨之扭曲,并按一種自以為是的真理邏輯陷入道德荒原,社會性價值觀由此被惡性重塑。
對于頻發的網購平臺售假事件,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葛友山提醒網民,“如果商家向消費者出售了不符合網站描述的商品,商家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同時,消費者網購時應選擇信譽好的大型B2C網站購買品牌服飾,購物時應索要發票、驗貨,付款時應通過第三方機構來支付或貨到付款等方式來避免買到假貨。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給出建議,“一方面,以工商部門和工信部為代表的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另外網購平臺應該尋求理性發展,通過供應鏈管理,控制成本,獲取有吸引力的貨品資源吸引消費者。{page_break}
”天天網CEO鞠傳國認為,“我覺得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化妝品購物網站和團購網站的監管力度,對摻假售假網站嚴格處罰和取締。化妝品網購及團購企業自己本身要嚴格做好自己的管理,嚴控供應鏈渠道,不要太浮躁,踏踏實實練好自己的基本功。”據投資人介紹,天天網很早看準化妝品市場規模龐大,但零售渠道比較分散的市場狀況,組建團隊在化妝品行業經歷十多年的實踐操作經驗,憑借自身對電子商務行業的理解,使得天天網在業績上持續增長。天天網創立十年來一直堅持走正品化妝品的艱難道路,在同行業中水貨和假貨的包圍圈中跳出,打造完善、安全、可靠、信賴的供應鏈體系,并同品牌商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與互動,成為許多品牌商網絡銷售化妝品時放心選擇的平臺。
的確,國家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是網購欺詐盛行的原因之一,因為監管力度急需增強;同時,網購平臺本身也不應鼠目寸光,更應將眼光放長遠,只有努力打造可信的網購平臺和正規的進貨渠道,才能獲得消費者的持續青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