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機賣到海外去 國內鞋業增對手
鞋子安放在一臺機器的力柱上面,隨后被送進緊閉的包廂里面自動噴漆。人在這里不是主力,只需要重復而機械地把鞋子放上去就行,相比于以前,這臺機器可以代替15個人。
這是一臺由東莞市意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意利鞋機”)自己研發的制鞋機器人,意利鞋機創辦于1998年,總部在東莞厚街汀山村,目前這家企業已形成整廠鞋機輸出的產業規模。
2001年,意利鞋機董事長楊崇國從維修鞋機轉向生產制造鞋機,從意大利購進三臺鞋機加以改進,一炮走紅。“2004年,意利產品進軍中國市場,卻被意大利品牌ALFA狀告侵權。”楊崇國說,意利只是模仿而并非抄襲,事實上意利的產品添加了很多實用的元素,因此ALFA告不倒意利,最終雙方選擇了合作。利用ALFA品牌以及技術指導,意利鞋機順利“借船出海”,產品遠銷海外。
鞋企外遷生“蝴蝶效應”
近幾年,受勞動力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東莞部分鞋企試著向東南亞開辦工廠,作為配套產業鏈的東莞鞋機企業的訂單也從單一內銷開始有了海外訂單。
東莞市鞋機商會會長、東莞市名菱工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名菱工業”)總經理王精文表示,有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由廣東轉移到中國境外的投資項目有41個,其中轉移到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項目分別達到15個和13個,它們以紡織服裝和鞋帽等為主。受此影響,東莞市鞋機商會的100多家成員企業,有40%成員單位普遍出現了接到外銷訂單或者外銷訂單上漲的現象。在利潤的驅動下,不少鞋機企業開始研究并拓展海外市場。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王精文表示,一部分客戶遷移到了海外,這些客戶對于原先的鞋機產品比較熟悉,在做生不如做熟的思想引導下,東莞的鞋機產品也就順理成章賣到國外去。
王精文稱這種現象是鞋業行業的“蝴蝶效應”,在此效應帶動下,東莞鞋機企業外銷份額紛紛上漲,以名菱工業為例,“2011年以前,我們公司的外銷份額是20%,去年上升到30%,今年預計可以達到40%。”
內銷的鞋機商店“執笠”
在厚街256省道兩旁,分布著好幾百家鞋機商店。李勇是其中一間鞋機店的老板,“2012年利潤大幅度下降,很多鞋機商店已經倒閉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維持,只有少部分是業績上漲的。”
李勇告訴記者,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我的店還算好的,目前在東莞還有不少單,一些小店就沒那么幸運,利潤不斷壓縮后開始倒閉。”李勇稱,這或許就是專家所說的“洗牌時代”。
王精文表示,雖然東莞的鞋機企業所接到的外銷訂單,其實是以前國內訂單的延續,份額感覺是增加了,實際上利潤卻增加不大,“你把一臺機器賣到印度去,印度會收你關稅,同時還要運費和服務費,實際跟內銷比并沒有什么優勢。”
王精文介紹,名菱工業先后在印度、巴西、柬埔寨、越南等10個國家設立了18個代銷點,跟進當地的服務,這些開支分薄了外銷利潤。
危險信號
鞋機賣到海外去 國內鞋業增對手
“鞋子是生活必需品,即使經濟怎么不好,人們也不會不穿鞋,最多原來買兩對高檔鞋兩對中低檔鞋,現在換成買一對高檔鞋三對中低檔鞋。”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東莞鞋企以代工為主,少部分鞋企轉移到東南亞繼續接單,也還是做中低檔鞋子。
“東莞鞋機企業的外銷訂單增加,說明東南亞一帶的鞋企訂單有所增加”,林江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這些鞋機買過去是為了和東莞的鞋企爭生意,更好地搶東莞鞋企的訂單。”
“東莞的鞋企應該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認清形勢,為企業謀得新的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