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鞋工疑膠水中毒 1+3都算不出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給陳勤元下達了病危通知書。昨日,躺在病床上的陳勤元兩眼呆滯,口齒不清。妻子懷疑他供職的制鞋廠使用的膠水致其中毒,因為他的工友劉檢平也因類似癥狀而入院治療。有關部門檢查發現,涉事工廠沒有營業執照。目前,該廠已被關停,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姐姐發現:弟弟走路不穩
陳錦英在晚發現弟弟陳勤元不正常。當時,陳勤元走路不穩、雙目呆滯,而且說話含糊不清,“跟個老人一樣”。她以為陳勤元重感冒,便和幾名親屬將陳勤元送到南方醫院急診科就醫。
南方醫院的醫生對陳勤元進行檢查,發現他已喪失了基本的數學計算能力,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無法寫出。28歲的陳勤元在老家湖南道縣讀完初二,陳錦英想不出什么原因使陳勤元變成這樣。
陳勤元的不正常并非沒有前兆,在去南方醫院就醫前半個月左右,他就感覺全身乏力。“他連衣服都不會穿了”,陳勤元的妻子唐冬梅說。陳勤元夫妻二人均在白云區石崗工業區內的洪發制鞋廠工作。唐冬梅是針車工,陳勤元是抆鞋工。
檢測報告:血樣中檢出苯
寢食難安的唐冬梅將陳勤元的血樣送到廣州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檢測。3天后,她拿到的檢測報告上赫然寫著:該樣品中檢出有苯。2月2日,南方醫院初步診斷陳勤元患中毒性腦病,并懷疑其病癥與苯中毒有關。據悉,苯是一種可致人體中樞神經、血液系統發生病變的化學物質。
唐冬梅這才知道陳勤元不是感冒。2月2日下午,唐冬梅決定將陳勤元轉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繼續醫治。而此前一天,和陳勤元同組的工友劉檢元也住進了該院。“我們的癥狀有些像”,劉檢平說。
湖南耒陽人劉檢平和陳勤元所負責的工作中,有一道工序是將一種黃色的膠水涂到鞋材上。劉檢平和工友們都覺得膠水味道很難聞,但除了個別人實在忍受不了膠水味刺激戴上口罩外,多數人都是沒有任何防護就開工。
“沒有人告訴我們膠水有毒”,劉檢平說,工廠老板從未要求工人上班時做好防護再進車間,“廠房就一扇門和一扇窗透氣,通風條件太差”。劉檢平曾在嘉禾一家制鞋廠做了2年左右抆鞋工,他說自己沒有出現不適,“那家工廠通風條件好”。
醫生:癥狀似二氯乙烷中毒
轉進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的當天,陳勤元就收到了醫院下達的病危通知書。昨日,躺在病床上的陳勤元兩眼呆滯,口齒不清。當他試圖握緊拳頭時,手臂不停顫抖。對于他而言,未來兩周將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日子。“醫生說這兩周要是病情穩下來,以后就有康復的希望”,24歲的唐冬梅說。
“兩人的病情較重且病況比較復雜,如果是苯中毒,表現應該不是這樣。”陳、劉兩人的主治醫生、市十二人民醫院的張醫生說,根據醫學觀察,兩人的中毒癥狀與1、2-二氯乙烷中毒癥狀相似,病人出現記憶力、計算能力衰退,認知出現障礙等。
張醫生表示,根據該院以前收治的類似病人治療經驗來看,即使有良好醫療救治的保證,但病人的病情還是有加重的可能性。對于病人具體病因,張醫生表示有待更進一步檢查。
唐冬梅說,事發后她和親屬曾前往白云區有關部門投訴。據了解,白云區有關部門檢查時發現涉事的洪發鞋廠無證經營,于是當場令其關停。
為了醫治丈夫陳勤元的病,她幾乎花去所有積蓄,“工廠到現在一分錢都沒出”。
前日下午,洪發制鞋廠老板娘告訴唐冬梅,工廠已到醫院墊付了6000元,但唐冬梅打電話驗證卻被告知沒人墊付醫藥費,“老板真的付了,他今天一天都在外面借錢”。鞋廠老板娘說,工廠不會逃避自己的責任。據其介紹,前日上午,白云區衛生監督所在該廠取走膠水樣品進行檢測,“我們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
記者隨后要求進入該廠察看廠內工作環境,但被工廠老板娘拒絕。她表示,“不敢開門,除非政府部門把我廠門開了,我才敢開。”
醫生說法
苯還是二氯乙烷中毒?
醫生表示,需對工作場所空氣及生產材料進行分析才能診斷
苯與1、2-二氯乙烷是兩種不同有機溶劑,為何陳勤元血液中檢出苯,但醫生卻懷疑其病征與1、2-二氯乙烷中毒相似?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劉移民解釋:“此前別的醫院做出的診斷都僅僅是初步診斷結果,病人究竟是苯中毒還是1、2-二氯乙烷中毒,還需要相關技術部門對患者工作場所空氣中以及生產原輔材料進行物質成分分析及濃度分析,才能做出最后診斷,如果工作場所中苯濃度很高,且生產原輔材料中苯的成分比例較高,就有可能是苯引起的中毒;如果工作場所空氣中1、2-二氯乙烷濃度高,且生產原輔材料中其成分比例也較高,則由1、2-二氯乙烷引起的中毒可能性大”。
劉移民說,苯與1、2-二氯乙烷都可以作為有機溶劑,常使用于制鞋、皮革制革、箱包及電子等行業。據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這些行業應盡量不使用或禁止使用含苯類的有機溶劑。
劉移民還表示,廣州市目前所知的職業病,“大多數都與那些既無監管又無必要防護措施的小作坊有關”。劉移民的闡述,似乎為陳勤元、劉檢平等人的遭遇作了注腳。
現場塌訪
“我很怕膠水的氣味”
鞋廠工人稱早知膠水有毒,但開工都不戴口罩
站在洪發鞋廠門前路上,人被無處不在的刺鼻膠水味包圍。走進石崗牌坊不到500米街邊,五六家和洪發相似的小型制鞋廠擠在一起。街口邊的士多老板娘歐女士說,“這里就是石崗工業區”。不到8米寬的街道上是來回取貨的貨車,廠門前站著消瘦的工人。
歐女士說的石崗工業區內,一排排出租房與一列列廠房相隔不到200米。最高的是5層的廠房,“一般都是幾家鞋廠、服裝廠擠在一棟樓里”。
廣西百色人蘇家盛坐在歐女士店門口看電視,因為還沒結到工錢,他決定今年不回家過年。蘇家盛臉頰深陷,很瘦,身高約1.6米。和陳勤元一樣,他也是一名鞋廠的工人。他供職的云興鞋廠與涉事的洪發約40米遠。“前幾天我們看到有救護車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蘇家盛說。
蘇家盛2009年7月份進入云興鞋廠,此前,他已在白云區龍歸做了四五年鞋廠工人,“都沒有和工廠簽合同,這鞋廠大多沒有執照,簽了也沒用”。蘇家盛說他和工友知道鞋廠里使用的膠水有毒,緣于幾年前工友的一個在鞋廠工作多年朋友出了事,“最后血都壞了,老板賠10萬他不要,他要治病”。
“那個人后來怎么樣了,我也不知道”,悲劇雖曾在同一個群體中上演,但蘇家盛和工友們依然沒有警惕。在云興鞋廠上班的幾個月里,他們都不戴口罩上工。
陳勤元被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的消息,蘇家盛一點都不驚訝,“鞋廠招工越來越難了,很多人都說不想做了”。蘇家盛的工友雷女士同意他的觀點。雷女士說自己很懶,一年在鞋廠做幾個月工再歇幾個月,“我很怕膠水的氣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