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安踏等鞋服企業試水微薄營銷
11月24日訊,最近,原本準備退居二線悠閑度日的張朝陽高調宣布自己將披掛上陣“再造搜狐”,并帶領搜狐微博“搏出”自己的位置。由于此前新浪、網易、騰訊都已經推出微博,一場圍繞該類平臺的新的互聯網大戰已經拉開,泉州鞋服產業成為其中的一大受益者。記者了解到,特步、正大、柒牌等眾多實力鞋服品牌都發動了微博營銷,形成一種行業趨勢:借微博聚人氣,開展與消費者的互動活動。
微博用戶
明年總量或將“破億”
“在微博等Web2.0內容方面,我們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張朝陽絲毫沒有掩飾搜狐微博的窘境。
早在2006年,微博鼻祖twitter開始進入世人眼中,中國草根創業者最早嗅到它的商業價值,從校內網起家的王興等人曾創辦“飯否”等中國最早的微博網站。2009年,“飯否”、“嘰歪”等中國最早一批獨立微博網站大多因政策等原因停止運營。有著強烈媒體屬性的微博,能否在當前的環境下大展拳腳?這個疑問此前一直在搜狐高層中受到爭議。
在這種難有定論的時刻,新浪搶到了先機,舉全公司之力全面推進微博的開發和運營。截至今年7月,已有上千萬注冊用戶、企業,以及2萬的新浪名人微博認證,產生的總微博數超過9000萬條。同時,新浪微博的商業化逐漸浮出水面,試圖通過搭建開放平臺吸引第三方應用軟件的加入。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之后,張朝陽意識到,其實微博的形態非常合適中國,尤其是擁有龐大手機用戶量的中國,“微博將是比游戲更可怕的東西,因為它是一種web2.0的產品”。在他看來,中國有著4億的網民,而目前微博用戶僅是“小眾”。
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數據預測,到2010年年底,國內微博服務商的累積注冊活賬戶數將突破6500萬個;2011年年底,中國互聯網實際不重復的微博獨立用戶數將達1億。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微博用戶的龐大數目及快速增長讓眾多企業開始關注到微博營銷的潛力和巨大商機。
鞋服品牌
紛紛試水微博營銷
在談到微博的商業前景時,張朝陽很大膽。“只要有足夠的人流和停留時間,賺錢根本不是問題。”他認為,“現今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已經相當成熟。品牌廣告、搜索廣告、基于游戲平臺的收費都是現成的商業模式,只要平臺足夠強大了。”
這個觀點也正在被泉州企業界日漸興起的“微博營銷風”所證實。所謂微博營銷是剛剛流行開來的一種網絡營銷方式,是隨著微博的火熱而催生的新型營銷方式。企業可以注冊微博,通過發布企業信息、開展互動交流、舉辦有獎活動、發布特價或打折信息等方式進行網絡營銷和推廣。
在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企業意識到這塊“金磚”的含金量。七匹狼、安踏、匹克、特步、卡賓等多家鞋服企業都開通了官方微博,紛紛通過網絡平臺推廣促銷方案、介紹活動內容等,逐步改變自己的銷售模式,搭建適合企業自身的網絡銷售平臺,以此來吸引網民的注意力。如卡賓,8月13日開通官方微博,隨后10天之內,這家石獅企業就在微博上推出了“參與卡賓‘七夕,尋找你的MR.Right’活動。正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近年來也逐漸引入微博營銷模式,該公司公關媒介經理許林芳介紹道:“我們更注重微博帶來的公眾數字。建立官方博客,快速宣傳企業新聞、產品、文化等,是對外品牌宣傳的新途徑。”特步的微博更多的用途是在品牌的宣傳和推廣上,讓消費者第一時間了解品牌動態,未來會增加新產品的信息發布以及與消費者的互動。“微博對產品的快速反應,這點我們很重視。”一企業人士表示。
111
專家觀點
應增強品牌認同感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認為,微內容、自組織、云傳播、濕營銷、人媒體、輕公司、快商業……這是“營銷2.0”環境下傳播營銷生態的變化。在這其中,微博的力量不可輕視。
易觀國際CE0于揚表示,微博是希望得到關注的人或企業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于推銷產品或依靠平臺技術的優勢來爭取客戶,接下來將成為一種常態運作方式。“雖然這類傳播目前仍以媒介形式為主,并沒有帶來直接的規模收入,但隨著微博用戶量的激增,以及和手機、電子郵件的結合,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在twitter平臺上,企業已經可以實現和電子商務直接合作。”樂啊網CEO李琪緣說。
泉州速拼墻體公司總經理陳震東是一個熱衷在網絡上開“博”的人,在他看來,未來商務是電子商務的競爭,微博可能會帶領企業進入另外一個電子商務時代,對企業品牌營銷和個人營銷尤其重要。“微博營銷改變了原來距離感明顯的品牌傳播,讓品牌變得更像是消費者的朋友,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真實、親密。”
有專業人士建議,能不能發布恰當的信息是微博營銷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不要發布單純的企業新聞以及廣告。通常來說,和產品有關的常識、消費者的使用感受、優惠信息和活動都是常見的企業所要發布的信息。在信息發布上,企業要適當控制發布頻率,每天要有10條左右的更新量,不要使用自動更新的方式,而是人為選擇一些讓消費者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更新。另外,對于微博營銷來說,切忌內容生硬,如果微博上只有一些硬邦邦的廣告,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