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中國與世界各大文明對話的絕佳時機
“中國與世界各大文明對話的時機已經來臨,上海世博會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緣。”這是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哈佛大學研究員杜維明,在昨天論壇主旨演講中的重要觀點之一。事實上,在論壇的全體大會上,另外三位嘉賓——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和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勒的演講,正印證了這一點。
關于“傳承與創新”的對話
來自不同國度、不同領域的演講者,在“傳承與創新”這一話題上的對話,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厲無畏認為,城市文化的傳承和城市文化的創新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而城市文化的創新和實踐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意產業促進了傳統藝術方式的不斷升級換代;同時,也只有在升級換代當中,才能夠把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一幢現代的建筑,應該是什么樣的?保羅·安德勒認為,“建筑反映的就是生活,建筑師的責任就是重新發掘我們的文化,為歷史留下我們的記憶。”在他眼里,所有的建筑都與每個人相關,尤其是跟城市里的居住者相關。他建議,保護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它處于一個危險的狀態中。“如果大家感到恐懼,我們大家可能更相信這件事是重要的。如果出現風險,我們會認為這方面大家有責任,要把這件事做好。”
關于“城市文化遺產尊嚴”的對話
文化遺產的尊嚴代表著城市的尊嚴和城市與外界對話的尊嚴。單霽翔說,事實上,文化遺產有尊嚴的城市,就一定能夠使城市更美好。當前中國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建設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展開,文化遺產和城市文化特色保護處于最緊迫、最關鍵的歷史階段,面對種種問題和挑戰,每一座城市都必須以文化戰略的眼光進行審視,從全局的和發展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確的創新理念。
杜維明說,城市發展至少在積累經濟資本的過程中,也要積累文化遺產等社會資本。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的價值,一個大都會要成為舉世聞名且有影響的大都會是有困難的。
上海世博會是21世紀國際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展現各自文明美好的空間,如果大家都以開放和謙和的學習心態,主動、自覺地參加這個舉世矚目、時機難得的文明對話,那么追求卓越就不只是理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