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后”?成長型品牌CHIC2011受關注!
“培育時尚平臺。
品牌生態構建:不可忽視基礎力量
“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榜”,是對服裝專業市場中具有優秀成長能力、自主、原創的服裝品牌的檢閱。
秉持著扶持中小自主服裝品牌成長、強化服裝專業市場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服裝專業市場服務功能升級,從而最終實現服裝強國夢想的目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于2010年首次推出了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評選活動。首批74個“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已經隆重面世。2011年,還將有一批“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再度精彩亮相。
“專業市場要協助經營廠商共同打造通路,通過渠道建設反過來孵育品牌成長。”去年,廣州白馬服裝市場總經理程九洲的一席話令人記憶猶新。像白馬服裝市場一樣,去年已經有14個在品牌化管理、服務工作方面頗有建樹的服裝專業市場,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評定為“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同樣,此類“基地”今年還將再次新增一批。
有服裝品牌的自主的成長愿望和努力,有“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投入,在服務體系上的完善和提升,可以為品牌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而這,無疑正是中國服裝品牌最基礎的力量,是中國服裝品牌生態中,最寶貴的“幼苗”和“后備軍”。
成長型品牌:下一站“天后”
過去的一年里,“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加強了品牌化發展的力度,無論是加強宣傳推廣,還是強化品牌意識、拓展營銷渠道,都有積極的動作與成效。
淺秋,這一濮院的毛衫龍頭企業,在羊毛衫領域也是知名企業,在其獲得“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這一稱號后,又積極主動地進行了品牌再造工程。
首先是產品的重新定位,拋開原有的羊毛衫稱謂定位于休閑針織這一范疇,讓其產品特質更為鮮明。同時,logo的重新設計加工也顯得尤為重要,重新優化設計的logo,更顯國際化和識別性,以灰色系為主的logo,顯現出高雅、成熟的品牌魅力。另外,其與國際羊毛局的合作,也讓品牌的工藝和面料應用更為先進和潮流。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的舞臺,也不再只為知名大品牌展開,更多成長型品牌開始小試牛刀,紛紛登上這個中國最大的服裝展會平臺。以柏仙太子和楓丹露為代表的服裝成長型品牌組成了西柳展團,于去年參加了服博會,集體展示出北派服飾的魅力。成都自創品牌的代表秀外慧中已經連續幾年都參加了服博會,今年也不例外。而來自北京天雅雅寶路服裝市場的外銷品牌,今年更是大手筆地拿下了近200平方米的展位。
成都大成服裝市場的“五車三好”童裝品牌在被評為中國服裝成長性品牌后,更堅定了其品牌經營的理念,在經營過程中也更加注重渠道維護,并嘗試拓展專賣模式,2010年實現產銷牛仔褲80萬條,銷售金額達到3900萬元,比2009年的營業額增長了8%。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這一榮譽為更多中小型的新生品牌所珍視。他們不僅把協會授予的銅牌擺在公司最顯眼的位置,還把此項榮譽鄭重地融入品牌宣傳冊廣而告之,還有的品牌會帶著這塊牌走南闖北,參加每一個展會、每一個公關活動。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積極的、向上的成長心態,“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正越來越為消費市場所關注。這些品牌從“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希望也變得越來越大。
品牌評定標準:有基礎條件亦有發展考量
今年的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與中國服裝協會聯合發布,并在“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和“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的基礎之上,推出了“中國服裝優秀渠道品牌”。
作為申報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評選的必備條件,申報品牌必須已經有合法的商標注冊證明,實現企業化經營,并擁有完整的品牌形象與企業形象,而企業的設計研發、營銷管理、運營模式、快速反應等方面的能力,則是進一步考核的內容。
“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和“中國服裝優秀渠道品牌”分別對企業的營業額和分銷商數量等提出了具體的數額要求。如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要求申報的男裝、女裝和童裝的企業的最低營業額分別為3000萬、2000萬和500萬,在全國的分銷商數量達到30家以上;中國服裝優秀渠道品牌要求申報的渠道商品牌男裝、女裝和童裝的最低營業額分別為3000萬、2000萬和1000萬,全國分銷商數量達到20家以上,運營品牌數量在2個以上。
“制定這樣的標準,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品牌的成長基礎,也顯現出我們對品牌成長的美好期望,希望更多的中小型品牌企業化經營,擁有良好的品牌意識,樹立品牌化發展思路,在研發設計、營銷創新、質量管理等方面多下苦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負責人表示。
據悉,流通分會已在團結核心單位,利用渠道的開放與合力,為優秀的成長型品牌爭取更多的品牌優惠政策與服務,為他們提供品牌對接及相關推廣服務。如知名專業市場的優先進駐,市場旺鋪的優先獲得,優先參與流通分會的對接推廣和培訓,提供跟蹤服務,創造品牌良好的生態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