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結合”推動東莞邁向“品牌名城”
一組數據反映了莞企創品牌的熱情。據市經信局方面透露,2008年以來,東莞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4件、中國名牌產品18個,比2008年增長了67%。其中,臺達電子、“親親我”、“樂域光電”等外商投資企業的自主品牌也包括在內。
實際上,這幾年來,代工企業轉型做自主品牌和內銷的,不僅有民營企業,也不乏一些外資企業。它們均在東莞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紛紛走上自主品牌發展之路。
在這方面,位于長安鎮烏沙社區的東莞親親我實業有限公司可謂典型,從一家為國外母嬰產品代工,轉身為生產自主品牌母嬰制品的企業,并且走出了一條實體店和網店聯合發力的品牌銷售道路。
這家剛剛獲得阿里巴巴“2011全球十佳網商”稱號的企業,其總經理勞富文從2005年就開始思考如何做自主品牌產品的內銷。
觸動其決心要做自主品牌是在2005年的一天,勞富文在內地城市看到他貼牌生產的嬰兒用品,在超市標價49元,出廠價才5元。銷售價格與出廠價將近10倍的差距,激起了他做自主品牌的沖動。“當時我們從大學里挑選出一些年輕人,到廣東省各個地級市的商業網點,‘掃街式’地從一個商鋪接一個商鋪地進行產品推廣,介紹親親我品牌。”勞富文說,經過近3年努力,親親我在全省鋪設了近500個銷售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許多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勞富文將在香港注冊的“親親我”品牌一同帶到東莞拓內銷。2010年3月,公司正式進軍電子商務,最終由外貿出口成功轉型內銷。
不過,在開始網上營銷后,保障線上線下的利益成了親親我的最大挑戰。勞富文透露,進行網上營銷后,親親我團隊發現,銷售其產品的網商很多,價格差距非常大。“比如一個‘咬咬樂’產品,有的標價30多元,有的標價13元。這個13元的價格,比我們的出廠價還要低,根本就沒錢賺。”勞富文說,親親我的網上銷售商打起了價格戰。
為維護網商和實體店的利益,勞富文聯系網商,制定全網統一價,要求網商比拼產品的售后服務。
一組數據反映了東莞企業創品牌的熱情。據市經信局方面透露,2008年以來,東莞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4件、中國名牌產品18個,比2008年增長了67%。其中,臺達電子、“親親我”、“樂域光電”等外商投資企業的自主品牌也包括在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市實現了各鎮(街)都有名牌的歷史性突破,其中,厚街、大嶺山這兩個家具重鎮在家具行業省著名商標上實現了零的突破。
此外,“技術進步與自有品牌的結合”的構想,也促使我市加大技改投入,引導企業用足用好中央、省、市、鎮各級扶持政策和資金,充分利用先進設備、工藝和信息化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同時,也加強了品牌營銷,借鑒國際上成功的品牌建設經驗和運作方式,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品牌價值和效益。
“抱團參展”擴大品牌影響力
異地辦展為東莞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開拓市場造就了大量的合作機會,提升了“東莞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前不久閉幕的“2011東莞虎門服裝、電子信息名產品(沈陽)展貿會”就是個很好的個案。
自主品牌的創建成功與否,歸根結底,要靠市場來檢驗。走出東莞乃至廣東市場,東莞的自主品牌產品能否有銷路,這對東莞著力打造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本月20-23日,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和虎門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1東莞虎門服裝、電子信息名產品(沈陽)展貿會”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開幕,這是虎門鎮繼去年在鄭州辦展后再次大規模異地辦展,實際上,這也是我市組織品牌戰略的又一舉措。
在展會上,第一次從批發轉型做品牌的“米丹奴”公司老板米繼斌告訴,他們之所以參加沈陽展,主要是看重大東北龐大的消費市場。本次展會“米丹奴”將在遼寧省招一個省級代理,沈陽市招一個市級代理,短短4天時間,有10個加盟商過來洽談加盟事宜。
{page_break}
“回去后,我們將對加盟企業進行篩選,再確定最后的加盟商人選。” 米繼斌說。
在為期四天的展會中,共有100多家東莞企業攜自主品牌產品參展,兩地近200家企業已初步達成交易額39.6億元,“東莞品牌”在沈陽滿載而歸。
事實上,在幫扶打造自主品牌,開拓市場銷路方面,近年來我市多次組織包括服裝鞋帽、家具、電子信息、五金機械等各種類型企業走出去,并在沈陽、合肥、新疆、云南、成都等多個地區開辦展會,合力打造“東莞制造”的區域品牌。市各級政府還通過補貼展位費和部分特裝費等形式,支持企業外地參展,擴大“東莞制造”品牌和企業自身產品品牌的影響力。
市經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由“制造重鎮”向“品牌名鎮”轉變中,東莞通過“企業品牌與區域品牌結合、制造業與服務業結合、內外源型企業結合、技術進步與自有品牌結合”等4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得以落實。
東莞一方面通過鼓勵、引導、扶持企業爭創名牌,培育一批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力圖打造一批在全國甚至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另一方面,也培育了“東莞制造”的區域品牌,厚街家具、虎門女裝、大朗毛織等區域品牌得以進一步提升,并逐漸成為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
此外,通過制造業與服務業結合,也深入地發揮了服務業的增長潛力,尤其是在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領域加快培育發展名牌。據悉,近年來,厚街的區域品牌建設進展喜人,該鎮成功收回被他人注冊的“厚街家具”、“厚街瀨粉”兩類集體商標。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我市從多方面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之都”。一方面,著力抓好重點品牌、區域品牌、服務品牌和重視質量誠信等四方面建設,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做到“重視市場需求、技術創新、經營管理和人才培育”。此外,通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工作制度、加強政策扶持和管理服務,努力為企業的自主品牌發展,營造良好的品牌發展環境。
與此同時,外出辦展會也為東莞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開拓市場造就了大量的合作機會,提升“東莞制造”的品牌知名度。
廣東鼎鑫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東告訴記者,在沈陽的展貿會中,他們主打童裝品牌“寶貝豆叮”和女裝品牌“E派”,在短短4天時間前來要求加盟和代理的達40多人,公司參展的目的已經全部達到。而虎門知名服裝品牌“衣訊”則通過展會實現了區域市場推廣的目的,通過展示形象,讓更多的沈陽客商了解“衣訊”。虎門知名品牌“以純”董事長郭東林說,沈陽展會為擴大“以純”的品牌影響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專家觀點
名牌創建不平衡
中山大學金融系教授 林江
名牌創建不平衡
東莞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名牌總量偏少、層級偏低、名牌競爭力弱等不足。尤其是東莞較強的服裝產業中,缺少國際性大品牌現。企業創建名牌的主體意識不夠強,今后需要繼續提升。此外,很多異地辦展都是以政府為主導,企業尚不夠自主辦展的實力。此外,自主品牌和名牌創建工作發展極不平衡,還需要對經濟相對落后的鎮街進行提升。
東莞名牌數據鏈接
全市共擁有名牌名標452個(到2011年1月止)
中國馳名商標(21件)
中國名牌產品(18個)
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1個)
國家出口免驗商品(2個)
廣東省名牌產品(140個)
廣東省著名商標(191件)
名詞解釋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業自主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主要有兩方面:對品牌知識產權的控制權和所有權。如果對品牌只有使用權如進行貼牌生產的企業,而其處理權和最終的決策權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義的自主品牌。
案例講解
TCL收購施耐德品牌
我國TCL集團收購德國施耐德電力公司,并繼續使用施耐德品牌,使施耐德成為TCL集團的品牌之一。這就表明,培育和塑造自主品牌,并非一定要從頭做起,自我培育。所以說,自主研發是獲得自主品牌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只要企業有能力將國際知名品牌收購并獲得其所有權,這種品牌就是自主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