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大會解讀之五-文化:登上品牌高地的路徑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法網奪冠后的李娜懷抱蘇珊·朗格倫杯,身穿某國產品牌中國風長衫在艾菲爾鐵塔下的照片,都會感到中國品牌依靠文化元素走出去的力量不可小覷。
事實上,在實現產量第一、出口第一、消費第一之后,中國成為世界服裝業第一大國,早已得到國際世界普遍認可;然而與服裝強國相去尚遠,也是中國服裝行業自己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如何成為服裝強國,這是一個事關行業全局的歷史性命題。服裝消費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或者生存狀態下的消費行為,自然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凝聚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審美取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信仰和生活習俗,這是服裝與生俱來的文化屬性。因此,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在新時代,服裝的文化價值超過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成為主導價值。人們購買一件衣服,往往更著眼于它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購買的是一種精神享受、審美體驗,或者說花錢買一個“符號”。
然而目前,很多中國服裝品牌顯然還不能做到這一點。
盡管2010年,波司登完成出口產值1.85億美元,同比上漲16.3%,在堅持以羽絨服為主要業務的基礎上,公司男裝在拓展英國等海外市場上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公司董事長高德康還是感到了自己的品牌在文化上的缺失。
“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中國的自主服裝品牌在產品質量、面料工藝、生產技術等方面都不比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差,甚至比它們的更好。但是,我們的自主服裝品牌還缺少一些文化和積淀”,高德康說,“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品牌一般創立時間不長,還沒有辦法向國際大牌一樣,完成從產品到品牌,再到最后濃縮成品牌文化積淀的過程。”
事實上,僅僅憑中國品牌二三十年的歷史,形成積淀的確為時尚早,但我們的確需要一個創建品牌文化的好的開始。
“企業要做的是改變發展方式,利用文化創造價值,提高產品附加值,完成品牌貢獻,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說。
“卡汶能在國內時尚女裝行業成長起來,與獨有的企業文化和品牌文化密不可分。”卡汶設計總監何淑君說。
卡汶是深圳市嘉汶服飾在國內服裝市場的核心品牌,目前,全國共有門店三百余家,分布各省會以及一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沈陽、西安、杭州、成都、深圳等。
“純粹的商品只有勞動價值,這個價值是有限的,而要將商品轉化為品牌,這就需要賦予商品無形的文化符號,商品可以短期仿制,文化則非一日之功,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生生不息的品牌力。”何淑君說。
卡汶提倡“自然無為”的本真和自在隨心的率性,而公司要做的,就是透析當下女性的情感需求和審美要素,將這種文化精神與消費者的需求相結合,“售賣一種時尚生活態度”,這是公司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比于新品牌的新銳意識,傳統品牌也把目光投向文化建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