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與ITMA六月相約上海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CITME)與ITMA亞洲展覽會(ITMA ASIA)聯合而成的“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自2008年起,每兩年一屆,在上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了3屆。2014年6月16日~20日,兩大展會聯袂攜手,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2014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繼續助力亞洲及世界紡織工業發展。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在與“ITMA亞洲”聯合之前,自1988年起,每兩年一屆,已成功舉辦了十屆,是我國國際化、專業化程度最高的紡織機械類專業展覽會,并于2002年成為UFI(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展覽會。“ITMA展覽會”被譽為世界紡機業界的“奧林匹克”,歷史上眾多全球先進的紡機技術正是從這里走向世界。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與ITMA 亞洲聯合以后,聯合展引進了先進的國際辦展理念,并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經過三屆六年的歷練,已成為全球紡織機械展覽會中具有中國特色且高度國際化的頂級展覽會之一。
2008年7月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68紡機制造家企業與來自96個國家和地區的8萬多名專業觀眾共同見證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和“ITMA AISA”的首次聯合秀,展出面積達126,500平方米,其中海外展商數量及參展面積均占到參展企業總數和總面積的55%,海外觀眾所占全部觀眾的比例也超過了20%。
2010年,雖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紡織工業的嚴重影響尚未消除,但同年6月底聯合展的成功舉辦有力地促進了紡織各行業對發展前景的探索與交流。期間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171家企業與海內外99個國家和地區的82,000多名專業觀眾云集上海。“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依然成為2010年全球規模最大的紡機專業展會。
2012年的紡織工業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積極應對,加大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力度。同年6月成功舉辦的聯合展為中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的紡織工業添加了新的活力與機遇。聯合展上,全球紡機業界的知名企業悉數亮相上海,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300家紡機制造或相關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近30%。在5天的展期中,展會共接待了92,000多人次的專業觀眾和業內人士。其中25%的觀眾來自海外93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談及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的成功,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表示,該聯合展的成功,不僅得益于來自全球業界企業特別是國內企業的積極、廣泛的大力支持,更是得益于中國紡織工業長期穩定的發展。當前,中國紡織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2014年更是十二五規劃的攻堅年。中國紡織機械行業作為給紡織行業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核心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不僅有了飛速的發展,更有了質的飛躍。我們有理由相信,在2014年紡機聯合展上,會有更新、更先進、更綠色的工藝和設備推出,必將為加快我們建設紡織強國提供新的動力,同時,也必將為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紡織工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主席查爾斯先生也表示:中國巨大的市場對世界各地的紡織機械制造商都非常有吸引力。紡織機械技術的快速進步,市場將會出現更高效、更備性價比的機器設備。自2008年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后,我們有信心在2014年的聯合展會為中國和國際紡織和紡織機械制造商提供一個更有效的市場平臺。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及其成員國協會(意大利紡機協會、西班牙紡機協會、英國紡機協會、荷蘭紡機協會、瑞士紡機協會、比利時紡機協會、瑞典紡機協會、法國紡機協會、德國紡機協會),以及日本紡機協會等全球各主要紡織機械協會均鄭重申明:“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是他們在中國境內唯一鼎力支持的展會。”
“2014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是由北京泰格斯特國際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承辦,并由新加坡MP Expositions私人有限公司協辦。歷屆聯合展籌辦期間,國內曾有少數不法機構冒充本展會代理商的名義欺騙企業參展。為此,展會主辦各方特別提醒廣大擬參展企業,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是本展覽會接受中國大陸地區企業參展報名申請的唯一機構,本展會在中國大陸地區沒有其他任何形式的銷售代理商或渠道。
“2014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將繼續秉承為全球紡織機械制造商和紡織行業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借助“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和“ITMA ASIA”兩大展覽會強強聯手的合力,為中外紡機和紡織制造企業打造一個促進技術交流、把握市場新機遇的貿易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