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會務O2O的?下一步發展
商場如戰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在變局中的MICE市場再適用不過了,當傳統的肉搏戰術收效不大之后,會展公司們又希望用科技手段武裝自己,在聚光燈下“綻放鮮艷”而不是在市場的邊緣中“流淌鮮血”。科技是否能改變會展公司的生與死?
我對會展行業內的新技術一直關注,此次參加法蘭克福的IMEX展會花了兩天時間和科技類的公司交流。IMEX展上的科技類公司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注會議、活動流程管理的軟件公司,另外一類是定制、研發參會者APP的公司。這兩種方向不但不排斥,而且存在交集,僅是在產品的側重點上有所區分。專注會議流程管理的科技公司在IMEX展中占據了很大的區域,知名的公司有LANYON,CVENT,CENTIUM,還有德國本土的公司ALOOM等等,類似的科技公司太多,就不再列舉。這類公司通過Web端和App提供會議全流程管理服務,軟件功能上的同質性非常高,所以競爭也十分激烈。會議流程管理已成為了當下MICE行業技術創新的熱點。
我初次接觸CVENT公司還是在幾年以前,這家公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注于做資源端的SOURCING,做會場和酒店的預訂。和CVENT的工作人員聊過后才知道CVENT是做活動注冊,幫助企業發電子邀請函起家。后來CVENT的重心從注冊轉到會議資源端的SOURCING又延伸到會議的全流程管理。CVENT的重心調整昭示了他做交易閉環的野心:整合下游資源,形成自身的采購優勢,在上游依靠會議管理系統擴大客戶數量并增加粘性,從而為下游的資源直接輸送訂單。CVENT目前的資源還集中在酒店和會場,但也在逐步向會展公司、搭建供應商以及餐廳等資源擴張。一旦一個龐大的閉環生態圈建立起來,在會展領域(特別是區域會議和大型行業會議、展覽),會展公司、旅行社將僅淪為生態圈的一環,由PCO的角色徹底降級為會議活動執行者,單一輸出人力服務。營造交易閉環是互聯網企業常見的一種打法,“快速試對”才是互聯網企業的真正可怕之處,他可以不斷修正自己的發力點,迅速地找到用戶真正的需求痛點并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
參會者APP的開發公司在此次IMEX展上也大量的涌現,比如EVENTPAD讓演講者(SPEAKER)與觀眾的互動形式更加豐富,觀眾可以在移動端上對發言人進行提問,參與發言人發起的投票。EVENTBASE可以制作出個性化的APP,可以讓參會者來定制自己的會議APP內容;匹配關鍵詞,在預約時做出自動的MATCH MAKING;場內導航,讓參會者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展臺。DOUBLEDETCH,也是一家參會者APP制作公司,他側重于參會者之間深入的交流和關系建立。通觀IMEX展會上的此類公司。其中一大特征就是幫助參會者建立深度的社交關系,降低了參會者的社交成本,這是在會議內容之外為參會者提供的又一大價值點。IMEX展上的參會者App的UI設計更加鮮明、美觀、也極具個性化,UI設計上給使用者營造更好的體驗也成為了參會者App的一種競爭力。
文章寫到此處便要談及中國會展公司的生死。中國會展公司技術力量極其薄弱,管理水平也相對滯后。面對國際技術公司對于中國會展市場的虎視眈眈,中國會展公司為了求變而變,盲目地模仿國外公司研發技術工具等于自尋死路;維持現狀,摒棄技術又相當于坐以待斃,真是到了“進亦憂退亦憂”的局面。中國的會展公司千萬不要幻想巨頭們在中國市場會永遠水土不服,互聯網公司講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時間只會把他們的爪牙磨礪的更尖銳。當然MICE不僅只有會議和展覽,還有獎勵旅游,獎勵旅游也是目前中國會展公司的支柱業務之一。那我們來看一下的獎勵旅游層面的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