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今風共舞,非遺在保護傳承中煥新
壯錦,與云錦、蜀錦、宋錦齊名,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珍貴遺產;麼乜(讀音mō miē),同樣是廣西特有的壯族傳統吉祥飾物,其身以斑斕色彩和精致圖案訴說出民族祈愿。
隨著時代發展,壯錦與麼乜技藝都曾在民間式微。但近年來,隨著民眾對民俗文化越發重視,非遺技藝也從小眾逐漸走向了大眾,甚至走出國門。
近日,中新網記者跟隨“石榴花開八桂情 籽籽同心廣西行”主題活動,了解古老織機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廣西“又聞機杼聲”的故事。
帶有壯錦元素的背包。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一經一緯,壯錦織就五彩未來
走進廣西傳統技藝展示中心,罕見的民間傳統竹籠織錦機風采依舊,上千件民間織繡服飾、數百件失傳百年的織繡品和其他民間藏品默默見證著壯錦的前世今生。在這里,捻線、牽經、編織花本上機等織錦的工藝流程被織娘一一展現,游客可以生動感受壯錦的文化魅力。
以棉線為經、絲線為緯,通過提花技藝織就繁復紋樣的壯錦,可謂“寸錦寸金”。廣西壯錦博物館館長、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秘書長賀定鈺介紹,廣西壯錦有著1500多年的手工織造歷史,以特殊的提花、通經斷緯技藝,表達出特殊的審美境界和文化藝術魅力。
賀定鈺自幼受壯族文化的耳濡目染,對壯錦有濃厚的興趣。在親身經歷了壯錦廠因市場以及各種原因無法生存下去的心痛后,她下定決心拯救瀕臨失傳的民族瑰寶,“要讓壯錦活下來傳下去”。
傳統的竹籠織機。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為此,賀定鈺開始系統整理壯錦的相關歷史文化資料,后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壯錦的挖掘、傳承保護與創新工作。她走遍了桂、云、貴、川等壯族少數民族聚居區,收集整理了各類壯錦的傳統制作技藝。
2016年,賀定鈺創辦的公司“金壯錦”聯合其他企業組織等,在龍州縣金龍鎮雙蒙村板池屯建立了“龍州壯錦技藝工坊”。全村170多戶人家,參加的就有56戶,其中貧困戶18戶,年齡最大的參與者73歲,最小26歲。
當地婦女在閑暇時間,跟隨著公司的工藝美術師免費學習并制作壯錦。織女們在照顧家庭、兼顧農活的情況下,每天織錦2-4小時,年收入可達一萬元以上。2018年,龍州壯錦技藝工坊成為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的全國首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之一。
賀定鈺深知,壯錦文化要傳下來,也要打開國門“走出去”。 除了與國外的品牌師進行合作,更好匹國外市場的需求外,她還創立廣西壯錦的時尚品牌,建立推廣協會,開展廣西壯錦文化推廣活動等。
“政府帶我們走出國門之后,我們才知道壯錦文化的獨特魅力。”如今,賀定鈺依然致力于讓更多婦女參與到織錦隊伍中,讓壯錦走向世界的大市場,再現壯鄉“十月山城燈火明,家家織錦到三更”的繁盛景象。
各式麼乜。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一針一線,麼乜續寫壯鄉燦爛
“麼乜”是桂西右江流域特有的民間吉祥香囊,由艾葉、石菖蒲、蒼術等天然中草藥或棉花填充成內芯,外部配以吉祥圖案的棉布,縫制成人抱球形狀的香囊,造形來源于壯族古老傳說。
麼乜連接著壯族文化的過去與現在,像繡球一樣精美和流傳久遠。民眾認為它有安神鎮驚、辟邪解毒等作用,每到端午,許多家庭都會縫制或購買麼乜相互饋贈,寓示一種祝福。但由于傳統手工制作的麼乜工序繁雜、產量稀少,逐漸被置于了邊緣的位置。
“制作麼乜的基本都是女性,我奶奶還在的時候,從一針一線開始教我。在我的眼里,麼乜既是民族文化,也是來自長輩源源不斷的愛。”廣西百色右江壯族麼乜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朱少燕一直記得年少時依偎在奶奶身旁,聽她講述著伯皇與龍珠的故事,制作起精美的麼乜。
懷揣著對重拾麼乜技藝的信念,朱少燕辭去穩定的工作,踏上了未知的非遺傳承之路。一拉一縫、一畫一燃、一塞一推,不知不覺成為朱少燕生活的重心。
她大膽嘗試,將古老的麼乜與現代審美、生活場景相結合。在布料選擇上引入壯錦,讓絢麗的織錦與傳統工藝碰撞出全新火花;在設計構思上賦予麼乜新的形象,一系列獨具創意的作品應運而生,并成功申請多項專利及版權。
“我制作麼乜系列產品,不僅是要借其展現壯族文化的獨特風采,更想讓全國同胞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力量。”朱少燕表示。
“老師對制作細節特別講究,比如頭的大小、頭身比例等,都有自己的數據,剛開始的時候我可能幾個月才能做好一個。”作為朱少燕的學生,伯皇壯族非遺文創銷售經理兼培訓老師陸春鳳表示,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把傳統文化宣傳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到廣西的民族文化;也希望通過產品的變現,為更多靈活就業的婦女增加手工制作的收入。
如今,隨著壯錦、麼乜文創產品的熱銷,曾經消失的機織聲,又“哐當哐當”地回到織娘的日常生活中,傳統的非遺技藝也在傳承中綻放新的光芒。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