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新疆棉紡織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設進一步加強
中國棉花看新疆。
今年,新疆啟動實施棉花生產提質增效行動,全區棉花總產將保持在500萬噸左右,持續鞏固新疆棉花戰略地位。這有力支撐了新疆紡織行業發展。
新疆紡織行業自去年底開始逐月向好,今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比一季度提高9.4個百分點。
當前,圍繞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新疆不斷拓展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空間,支持化纖紡織一體化發展,棉紡織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設進一步加強。
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眼下,昌吉市33萬畝優質機采棉進入花鈴田管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各涉棉鄉鎮和機采棉生產企業積極組織專業人員,指導棉農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為棉花豐產、棉農增收忙碌。
近年來,新疆棉花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22年,新疆棉花機采率達85.6%,沙灣市、沙雅縣等25個植棉大縣(市)的棉花產量已占全疆棉花產量的90%。
在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下,新疆棉花產業加快全產業鏈發展,新疆棉花單產、總量和質量均有明顯提升,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
7月25日,在位于沙雅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阿克蘇海盟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忙碌。“訂單充足,產品實現滿產滿銷。”公司副總經理王冬說,1月至7月,企業生產總值為1億元,相比去年增長50%,公司將擴大生產規模,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較全區工業增速高1.8個百分點。生產紗116.7萬噸、同比增長9.8%,布5.58億米、同比增長27.6%。
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
7月以來,庫爾勒匯同泰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滿負荷生產,日產針織布15噸,倍捻產量12噸左右。“二期新材料產業園擴建工程完成設備訂購,10月將調試生產。”公司總經理關越說,企業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競爭力。
庫爾勒匯同泰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是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43家紡織企業之一。目前,開發區年產值超10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0家,紡織企業就占4家;開發區紡織服裝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00億元,成為全疆首個紡織產業集群產值百億級的地區。
如今,這個數字還在刷新。一直以來,庫爾勒開發區聚焦產業規劃、引龍頭企業、擴產業集群,積極轉化紡織資源為差別化競爭優勢。
開發區和江蘇省南通市以商招商方式加強合作引入亨惠集團,進口國際領先水平的水刺無紡布生產線,產品填補西北五省區空白。目前,新疆中泰亨惠醫療衛材股份有限公司就有7條生產線投產。2024年4月,中泰亨惠12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將實現從纖維原料到產品終端市場全產業鏈的延伸,同時可就地消耗高白粘膠纖維14萬噸,促進紡織行業產業升級和新材料產業發展,對紡織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按照棉花全產業鏈、粘膠產業鏈、新材料研發等發展布局,新疆中泰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在開發區協助下,將庫爾勒中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富麗震綸棉紡有限公司、巴州金富特種紗業有限公司、新疆利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到旗下,形成了“良種繁育、棉花種植、籽棉收購加工、棉紡紗、織布”產業鏈,以及“粘膠短纖生產、紡紗、紡織品織造”產業體系。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勤說,圍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得天獨厚的棉花、粘膠、超深層油氣資源優勢,開發區現已建成年產500萬紗錠的規模,還積極承接江蘇、浙江地區紡織產業轉移,與庫爾勒市上庫煉化產業園聯合、與粘膠生產企業聯合,以棉、粘膠、化纖、羅布麻等多種纖維為原料,生產綠色、高端化、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系列紡織產品。
全鏈發展勢頭更強勁
目前,新疆棉紡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居國內前列,織造、印染、服裝家紡針織行業初具規模,承接產業轉移步伐明顯加快,產業結構得到優化,集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棉紡織生產基地、粘膠纖維生產基地和西北地區主要的服裝加工基地。
前不久,廣東省清遠市政企考察團赴新疆開展招商考察活動后,達成務實合作共識,共建棉紡織產業鏈,實現產業合作共贏。
清遠市擬打造新疆紡織品在華南地區的線下大賣場,全面滿足智能制造原料所需和消費所需。兩地還將通過產業集群建設、數字化賦能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棉紡織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強度和韌性。
當前,新疆正加快建設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并積極拓展產業發展空間。3月28日,首屆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10家企業分別與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簽訂了投資意向性協議,總投資達185億元。此次簽約的紡織項目立足招大、招強、引優,強鏈、延鏈、補鏈,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下半年,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延鏈補鏈強鏈。”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處處長王清表示,將充分利用疆內現有對二甲苯(PX)和精對苯二甲酸(PTA)產能,推動聚酯(纖維)項目盡快達產,實現棉紡產業與化纖產業協同發展。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向下游終端產業邁進,不斷壯大織造、服裝、家紡、針織和產業用紡織品等中后端產業規模,推動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協調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