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MA WANG深受倫敦當代藝術的影響,擅長將哥特風格與裝飾藝術相結合,重塑具有都市感、適合不同場合的實用穿著。2011春夏系列,靈感來自于上海城市清晨的瞬間感受,還未蘇醒的城市籠罩在輕霧中的影像。利用不同層次的中性色調,超乎意料的材質搭配及設計細節,如可塑性極強的水洗棉,柔嫩的懸垂感的真絲與透明網紗,呈現建筑與建筑高低錯落,遠近深淺及材質間對比。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舊舊的,很二手”。在剛剛結束的“China in Paris中國當代創意Showroom”之行中,UMAWANG大獲成功,獲得了國際買家的青睞。而對她來說,更讓她興奮不已的是在北京短短數月就聚攏了相當數量的忠實顧客,也給了她努力前行的動力。
Q:對中國設計師來說,海外經歷重要嗎?
A:重要,它教你的不光是技術上的東西而是完全“洗腦”,就是那種產業鏈的概念,讓我學了很多。特別成熟,每一個環節也都很獨立,設計師的發展基礎很好。最近出了很多設計師都很好,也都有國外的背景。
Q:這次巴黎之行收獲頗豐?
A:這次的活動辦得特別好,從開幕PARTY到最后結束,每個環節都非常專業,來的人都特別對。以前也到過巴黎時裝周,但只限于媒體的關注,現在是真正坐下來談訂單,買手們對中國的設計力量有相當了解,也關注設計師的穩定性。這讓我感覺到中國的設計師時代即將來臨。
Q:面料是你的設計語言嗎?
A:你猜對了!我一直喜歡玩面料,有的設計師用大把時間在畫圖上,而我60%的時間都泡在工廠里。在小實驗室里看溫度、觀察水洗的縮水水率、嘗試不同的織法……嘗試各種好玩的東西,我不喜歡單純的奢華面料,而是把它們跟各種想不到的材質混在一塊用,比如把幾十元錢一公斤的尼龍和一千多元錢的羊絨織在一起,不同的縮水率讓尼龍把羊絨揪在一起,呈現出你根本想象不到的質感。我就是喜歡嘗試這樣不可預知的東西,這個過程更有樂趣。
Q:UMA WANG的主要材質有哪些?會不會難打理?
A:以秋冬系列為例,主要是羊毛、羊絨以及有特殊肌理的混合材質。面料知識相對專業,很多顧客都不太了解。比如今年的兩款羊絨毛衣,顧客不能理解為什么細節多的毛衣定價低,而一件干干凈凈的基本款卻貴出很多。事實上,雖然都是羊絨,但是捻數和厚度區別很大,成本也相去甚遠,因此造成了定價的不同。類似這樣的情況需要顧客對面料有一定的了解。而說到打理,雖然UMA WANG的水洗標上寫的是干洗,但我都用洗衣機水洗。只要洗衣機有輕柔手洗檔位,并且注意溫度,保證冷洗,洗出來的羊絨非常柔軟,呈現出來絨的感覺也很有味道。
Q:你的東西容易跟別的品牌搭配嗎?
A:我的衣服挺容易跟別的品牌搭的,毛衣做到膝蓋之上的長度是最受人歡迎的,甚至有人跟我說搭件LEGGINGS就挺美,這樣冬天加件外套就夠了,很適合懶人。相對來說,我更喜歡國外顧客的搭配,特別有潮流感又會玩顏色。
Q:國人目前的穿衣水準以及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A:大家都還不錯,大部分都能做到穿著得體,這個很重要。就是從頭到腳都穿一個牌子是我自己比較忌諱的,能把不同品牌的不同風格很好地搭在一起只有高手才做得到。對一般人來說,常常忽略了配件的重要性。想把普通的衣服穿得與眾不同,配飾絕對功不可沒。特別是手袋和圍巾,可以讓很普通的衣服馬上變得有吸引力。目前國內專做配件的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很少,我自己也在考慮做一條副線,專門制作帽子什么的。即便是大牌,真正賺錢的也多是配件,是主要的資金來源。
用高街品牌來練手
Q:如何盡快找到自己的風格?
A: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成為高手,得關注雜志、關注高街品牌,特別是還要消費高街品牌。像ZARA、H&M、UNIQLO什么的,跟流行跟得特別緊,大牌還沒出的東西,它就已經出來了。
Q:有限預算無限可能——服裝要重點投資在哪里?
A:當然是基本的東西要多花些錢,就是那些沒有時間性的,能一氣兒用幾年的。比如冬天的大衣,把錢花在剪裁和材質上;鞋子和手袋要買品質好的……這幾個真的不可以節約,太重要了。你可以穿條H&M的連衣裙,但如果包包也是這個牌子就有點不對,不見得非得是名牌,但還是要拿一個品質好一點的,。
Q:推薦冬日衣櫥的必備單品?
A:最實用的單品Cardigan一定要有幾件,好像大家都覺得是老爺爺老奶奶穿的,其實超級好穿。不建議買黑色的,因為太重了會“吃”掉別的顏色,灰色相對易搭。文/本報記者 張嚴涵
UMA WANG,王汁,畢業于東華大學,工作數年后赴英國圣馬丁深造,并在倫敦創立以風格鮮明的針織系列為主線的設計師品牌UMAWANG,以其優良的材質和獨特的設計風格深受歐洲買手及先鋒雜志的追捧。2009年進入國內市場,迅速引起業內關注并獲獎無數。盡管她已從事設計行業十余年,仍被冠以“新銳”的名頭,這或許是因為她很會“玩”羊絨,相當具有實驗性,乃是中國新生代服裝設計師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