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富有特色的傳統服飾,對于別的民族,是一種區別的標志;而對于本民族,卻是互相認同的旗幟、結成整體的紐帶。而這一切,都是由于人類歷史的遺傳而形成的集體無意識的文化模式。這種凝聚力,是一個民族得以生存、發展的本能。
不能設想,如果沒有這種凝聚力,一個民族,特別是弱小的民族,怎么能夠在強族如林的條件下走過那漫長的、艱苦的歷史過程并得以頑強地生存下來在我國各兄弟民族中,傳統服飾的族徽作用是十分典型的,它或表現在各種不同的服裝款式上,或表現在獨具一格的圖案花紋上,或表現在五花八門的頭飾、佩飾、首飾、服飾工藝上。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早已同各自的民族形象融為一體,成為該民族重要的形象特征。如蒙古族的蒙古袍與蒙古靴、滿族的旗袍、朝鮮族的長裙、鄂溫克族與鄂倫春族的獸皮衣、苗族的交領繡花衣與百褶裙、彝族的披氈與寬腳褲、藏族的藏袍等等,都成了各民族的鮮明標志。
有些地區,往往有幾個兄弟民族交叉居住,長期以來,他們相依為鄰。其傳統服飾大同小異,在外面人眼里極易混淆,是不是其族徽作用就消失了呢?其實不然,不論它們多么雷同,本族人仍可從其衣裙的長度、裝飾圖案以及發型等方面的差異,一眼便可識別其族屬。比如,我國有不少兄弟民族是以大襟衣為傳統女上裝的。大襟衣是由滿族旗袍演變發展而來的。半個多世紀來,大襟衣已覆蓋了大半個中國。而今,流行各地區、各民族中的大襟衣,雖是同源同款,但并不千篇一律,而是千變萬化,各具風采。即使是同一地區,不同民族的大襟衣也各有特色。先以大襟衣的發源地東北為例:滿族的旗袍,兩側下擺開衩,不系腰帶;蒙古族長袍一般不開衩,但著裝時卻要系腰帶;達斡爾族女袍下擺較寬,不開衩也不系腰帶……總的說來,北方各民族的大襟衣較為寬大,而且裝飾花紋圖案較少;而南方各民族的大襟衣則大都比較瘦小。但由于十分講究繡花等各種裝飾工藝,更使大襟衣呈現出千姿百態。如川南古藺的苗族男子大襟長袍就不同別處的大襟衣,它長至踝部,兩側開衩至腰間,穿時系一條繡花寬腰帶,將大襟外翻,使白里露出,宛如半邊西裝領。云南瀾滄地區的拉祜族女袍,長及腳面,兩側開衩高至腰際,衣領、衽邊、開衩等處均裝飾以各色幾何形小布塊鑲拼成的、十分醒目的精美圖案,大襟上又嵌以數排銀泡泡等,使其具有濃郁的云南民族特色。而云南彝族的大襟衣則大都較短,但繡工考究,花樣繁多,或繡或挑,飾滿各種彝族傳統圖案。
廣西的三江及貴州的從江、榕江等地的苗族與侗族傳統女裝,均為青色土布交領半長衣,細褶百褶裙,很難區別;貴州安順鎮寧南部的苗族與布依族婦女傳統衣裙,也非常相近,外地人根本無法區別它們是不同的民族服飾,但當地人卻能輕而易舉地加以區別。貴州的壯族女裝,盡管有的同苗族相近,有的與侗族略同,卻都有壯族自己的風格。再如云南怒江州碧江、福貢的傈僳族與怒族的傳統女裝,從頭飾到上衣、長裙,似乎并無差別。當我們問到當地婦女,這兩個民族女裝有何不同時,她們指著頭上的珠珠帽上的一根根串珠說:“傈僳族這里是紅的,怒族這里是白的。
云南德宏州的傣族、阿昌族,其女裝相近。但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便發現:傣族女上衣使用布扣,而阿昌族卻用銀幣式的鈕扣。傣族與阿昌族婦女雖然都喜觀在頭上插花,可是傣族婦女的插花只限于未婚婦女,她們插塑料花或鮮花,花要插在發髻上;而阿昌族婦女不論老少,都興插花,花要用那種桃紅色平絨做的扁平菊花,而且必須插在額部。
這些事實說明,從整體上看,我國各民族傳統服飾均保持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就連那些長期相互為鄰、交叉居住的兄弟民族,其服飾十分接近,其差別細微到外界人無法察覺的程度,他們各自的特點也是十分清楚的。
苗族有上百個支系,每個支系的傳統服飾都有濃郁的特色。貴州黔東南各縣,往往是同一個縣的苗族服飾,有幾個支系便有幾種類型。臺江縣城郊的苗族婦女著藏青色百褶裙,長至腳面,盛裝上衣繡花精美,光彩照人;而幾十里外的巖板、巫腳等山村的苗族女裙則不足一尺長,上衣也很少繡花。黔東南州諸縣苗族婦女,大都穿交領半長衣、百褶裙;貴州中部安順地區的鎮寧縣江龍區的苗族婦女,則喜著窄袖短上衣,下穿織花長筒裙……
有些兄弟民族,其不同支系的傳統服飾,往往是衣裙款式大體相近,但頭飾、披風、圍腰以及繡花圖案等等裝飾各具風采。比如,云南的彝族女性,身上佩戴圓形裹褙的,就是大理州巍山、彌渡一帶的姑娘;穿一張完整的黑色山羊皮,一定來自無量山下的南山區;假如姑娘背后左側佩掛的既不是裹褙,也不是羊皮,而是一塊繡制精美的方形火草披風,無疑是楚雄州的,而且是武定縣貓街或祿豐縣中村一帶的姑娘。
一個民族為加強其內部的凝聚力,使族人更加親密無間,每個成員都堅持穿用老祖先傳下來的傳統服飾,就是強化這種感情與觀念的有效手段之一。而這種傳承至今、歷久不衰的傳統服飾,正是一個民族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為民族生存、發展而艱苦奮斗的那種頑強的斗爭精神的物化。它是一種群體意識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體表象,在任何時候都突出自己的特點,強調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這正是族徽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