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舞臺上的個人輝煌并沒有讓吳海燕感到滿足,她說,中國需要的是一大批時裝設計師。相比個人創作,她更重視服裝藝術的傳承。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服裝企業遍地開花,服裝教育卻遠遠滯后。吳海燕初登講臺,手上沒有一本中文教材。“我們這代人注定是鋪路石”。她這樣說。
17年來,吳海燕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此外,她的服裝設計公司也辦成了研究生實驗基地。她還帶領畢業生制作創意面料,參與策劃靜態流行趨勢,去年推出了300多個流行紋樣,今年的目標是1000個。
——承
舞臺上的個人輝煌并沒有讓吳海燕感到滿足,她說,中國需要的是一大批時裝設計師。相比個人創作,她更重視服裝藝術的傳承。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服裝企業遍地開花,服裝教育卻遠遠滯后。吳海燕初登講臺,手上沒有一本中文教材。“我們這代人注定是鋪路石”。她這樣說。
17年來,吳海燕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此外,她的服裝設計公司也辦成了研究生實驗基地。她還帶領畢業生制作創意面料,參與策劃靜態流行趨勢,去年推出了300多個流行紋樣,今年的目標是1000個。
晉ICP備08001298號 增值許可證:晉B2-20080011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1401004000043
7*24客服熱線:0755-32905944 客服郵箱 任奧網絡科技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