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圖案的表現
面料圖案是指時裝面料上的各種形式的紋樣。根據圖案的風格,可以分為花鳥及山水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風景圖案、幾何圖案等類型。面料圖案的內容多、形式各異,但也有共同的特點,即圖案的布局及其表現手法具有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是染織面料設計時所要遵循的規律,亦是我們繪制時裝面料圖案時借鑒、參考的依據。
面料圖案的布局形式,大致可分為如下四點:
1.清地圖案——面料中的紋樣占據的面積小,而底色的面積較大的圖案稱為清地圖案。對于此類圖案,可視其紋樣的大小比例,調整或減弱對紋樣的處理,如較小的紋樣,則抓住紋樣整體的造型、色調,進行描繪,準確地表現其底色色調。
2.混地圖案——紋樣面積與底色面積大致相等,這類圖案稱為混地圖案。由于混地圖案的紋樣與底的面積大致相同,因而極易產生過于平均、缺少變化等問題,因此,混地圖案所要表現的重點是紋樣、以及由衣褶、結構等引起的紋樣變化。
3.滿地圖案——紋樣所占的面積遠遠大于、或者完全占滿底色的面積,這種類型的圖案為滿地圖案。表現滿地圖案,需對整體圖案的風格,以及圖案的造型、色彩等作重點刻畫。對于滿地圖案中的一些較為次要的填充底色的紋樣,可以簡略表現。
4.件料圖案——件料圖案是指從時裝的整體形態出發,以整個時裝為適合單元而設計的面料圖案。件料的布局較具變化,風格特征強。通常的件料設計離不開設計的視覺中心,在表現件料圖案時要把握這個中心,并重點表現件料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