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工業用布(革基布)產品質檢中心落戶尤溪。中心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總投資1100萬元,建成后將承擔全省相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這是尤溪進軍百億紡城的一大手筆。除質檢中心外,總投資30億元的星紡經編和服裝面料印染及大化纖項目、投資20億元的宏億50萬紗錠及織布項目、投資33億元的順源100萬紗錠及織布項目等高端紡織項目將于8月開工建設。另有有意落戶尤溪的11家客商正在洽談。
今年1-4月,尤溪紡織產業已成為當地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紡織產業規模以上產值實現18.16億元,同比增長55.6%。
隨著近年來交通網的持續完善,尤溪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投資洼地,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建設中的向莆鐵路過境尤溪,設尤溪和中仙兩個站;廈沙高速公路三明段已動工,在尤溪設有2個互通口。尤溪縣正發揮地處海西腹地的區位優勢,構建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為主骨架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
尤溪縣的紡織工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末,從加工革基布起家,逐步涉足起絨、紡紗、織布、染整等,常規革基布等產品在浙江、江蘇、廣東有一定市場容量。2009年9月,尤溪成為全省首個“中國革基布名城”。這一名片帶來聚集效應,溫州6家合成革企業去年初入駐,總投資10.5億元,達產后年可創工業產值30多億元,部分項目已投入生產。
不僅如此。優化產業結構, 實現轉型升級,是踐行科學發展觀背景下尤溪紡織產業的新課題。圍繞“建設新型工業縣,打造朱子文化城,構建和諧新農村”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尤溪打出引導紡織產業科學發展的政策“組合拳”——2009年以來,邀請專家學者編制紡織工業發展規劃,加快產業升級,向長樂、溫州、泉州等地借智引資;制定《關于加快紡織產業發展若干扶持意見》,縣財政劃出500萬元作為扶持紡織工業發展專項基金,安排2000萬元作為企業還貸周轉金;金融機構加大對紡織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將新增貸款的75%用于紡織企業項目建設,推動紡織產業的新一輪發展……
尤溪承接紡織高端產業轉移和升級的洼地效應由此被激活了。尤溪紡織從原先的弱勢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初步形成了紡紗—織布—染整—服裝(涂層)一條龍的產業鏈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紡織革基布集群及生產供應和產品銷售網絡。至去年底,已發展規模以上紡織企業80家,實現產值41.83億元,占全縣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的46%。
今年初,尤溪縣著眼于延伸紡織產業鏈,規劃在尤溪經濟開發區城南園開發建設2萬畝的輕紡工業集中區,實施“做大平臺、做長鏈條、做大總量、做優產業、塊狀發展”的紡織產業新思路,計劃用7-8年左右時間,投資50億元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建成后,可入住紡織企業25-30家,投產后產值可達300億元左右,年創稅利15億元,安置就業3萬人左右。目前,城南園已預征地3萬畝,基本完成一期6100畝的地類核查和地面物清點,完成一期土地平整600畝。
此外,該縣還發揮區位、交通、土地、電力資源優勢,把長樂、溫州、泉州等沿海發達地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努力承接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家抱團投資興業,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促進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鏈延伸。
如今,尤溪縣已確定了“十二五”期間紡織產業發展目標——2011年紡織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5億元,同比增長51%;2012年力爭達到100億元,同比增長53.8%;2015年達到200億元。這個山區縣,正積蓄能量,加快邁向紡織產業“百億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