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服:一衣不可能興邦,一衣也不可能喪邦。
關于漢服最近又吵翻了天。
百名學者鼓吹漢服進奧運,代表委員要求定國服、做學位服,聲稱這可以增加中國的軟實力。
反對者則痛批,此舉是“將人們作笨牛看”(魯迅語);是別有經濟與權力目的;會導致一種復古的極端保守思想泛濫,破壞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這都是哪跟哪呀!
我不知道這雙方的大人學者們,可有注意過網上漢服愛好者的活動照片:那些年輕人穿著漢服,留著現代的發型,有的還染了發,嘻嘻哈哈招搖過市。有人可能當它是玩笑,但這卻就是漢服復興運動的真實面貌!我并不是個漢服愛好者,但我曾經在論壇上結識過一些漢服愛好者。我知道這些人大多有民族主義的傾向,但卻溫和。他們并不反對民主、法治、科學,也沒有想過把西服、牛仔褲驅逐出中國。他們只是認為,在我們向西方學習的進程中,也應當珍視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基本上都是受過良好教育,有不錯收入的年輕人。漢服并未批量生產,一件可不便宜喲。把這樣一些上沃爾瑪購物,聽英文歌,看好萊塢電影的家伙,視之為孔夫子廟里的紅衛兵,實在是一種天大的誤讀。你認為那些愛臭美的MM們,真的會愛三從四德么?漢服復興運動在純民間的狀態下快速擴展,說明了它背后有著深厚社會文化心理的支撐。
我不知道,那些公然聲稱民主不是唯一選擇的新儒學的“大儒”們,憑什么自許為漢服復興運動的導師,真的是覺得民氣可用,利益驅動?我也不知道,那些西學派學者在對漢服愛好者缺乏實際了解的情況下,為什么就武斷這是一場思想的反動?
其實,無論和服、漢服、西服,不過都只是一件衣服罷了。在人類文明史上,像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那樣,換一身行頭就意味著一場技術革新的事,是一個異數。在絕大多數時候,衣服的三大主要功能都是蔽體、御寒和臭美。一衣不可能興邦,一衣也不可能喪邦。看著兩大幫的大人學者在那里拼命微言大義,上綱上線,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實在是覺得無聊得緊。
將凡事都微言大義一番的中國傳統強化了的是五四時期。小時讀《阿Q正傳》、《祥林嫂》,老師都告訴我們這暴露了中國的國民性。可長大以后,我越來越覺得這與其說是中國國民性,不如說是人類天性中的共同弱點,哪個民族里沒有這樣的人和事呢?
讀五四時期的資料,我有時會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袁世凱沒有稱帝,五四還會發生嗎?或者,五四還會以這種激越的面貌出現嗎?其實共和之初,中國的工業年均增長率曾經達到13.4%,國家還是有機會的。如果不是袁世凱豬油蒙了心硬要做皇帝,導致憲政徹底崩潰,魯迅也許會做一名優良的公務員,而不會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這于國家,到底是幸呢?抑或不幸?當然,我并無意于否定五四先賢們在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但事實證明,政治的問題終歸要由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終歸也要由經濟手段解決,試圖以文化革新來替代政治經濟改良,是緣木求魚。“皇帝萬歲”雖然不見了,但“蔣委員長萬歲”之類的又接棒出現。
回到漢服本身,對這個問題最好的態度其實還是就事論事,應該討論的是:漢服合不合穿?對它改良要做到哪一步?或者干脆拋棄舊制式,只取文化元素重新設計?將之泛政治化,是這一件衣服所不能承受的重,只會異化、消解此事本身所具有的正面意義。從這一點上講,真正的漢服愛好者及想從這場漢服復興運動中掙錢的商家最需反對的就是,那些新儒家的“大儒”們利用其話語優勢,對此項運動的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