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在休息室,曉鴿在我跟談他的段子,就是在閱兵現場,我腦子里突然反應出我看過的三次閱兵,1984年,1999年,然后是這次,這三次我比較清楚,反應的生活狀態完全不一樣。1984年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鄰居,家里有一個電視的,大家擠在一個12寸小電視面前看閱兵。到1999年看閱兵,坐在家里靠在沙發上看閱兵。到今天基本上是刷著微博,看著聊天工具,上面的段子比閱兵現場的還要多,內容的豐富也不亞于電視屏幕反應的閱兵內容,有一個多維度的內容。比如曉鴿在現場,我相信也發了很多現場的速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所以這其實背后連閱兵也在網上了。盡管在天安門現場、在北京現場閱兵,其實我們受眾獲得的信息來源是多維度的,是交織在一起的,這背后反應了整個社會的變遷,反應了每個人今天生活狀態的變遷。所以今天這個新網商大會,最重要的第一點,是因為我們這樣的變化,所以造成了今天所有的商業都對互聯網感興趣,所有的商業都因為在擁抱互聯網,在用互聯網改變自己的企業、改變自己的商業狀態、改變自己生意的模式,所以大家才會聚在一起。
從阿里巴巴走過的這么多年,我們說在未來的五年,希望我們整個零售平臺規模超過1萬億美金的規模。在這個規模的背后,其實我們更想創造的是利用我們有的數據,利用整個生態體系和大家一起共同運營的生態體系,能夠推動整個商業的變遷。今天當我們來看電子商務,今天當我們來看互聯網的時候,我最近非常喜歡用一個詞,就是我們已經拋棄了”外掛時代”。在過去十幾年當中,很長一段時間所有的企業,無論是消費品品牌還是零售渠道,都是把互聯網看成一個外掛,多了一個新的渠道,這個渠道原來中國開1萬家店觸達這些消費者,在今天你會發現我建立一個完全不同的網上通道、網上分銷渠道能夠觸達消費者。到今天,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個共識,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去觸達消費者,去建立消費者的連接,我們很多企業已經做的非常好。也正因為這樣的發展和共識,在網上誕生了千千萬萬的淘品牌,誕生了完全依靠互聯網創業成功的淘品牌,誕生了很多知名的品牌,在全力擁抱互聯網,整個互聯網在當中的份額越來越提升。
但是,到今天我們來看,其實隨著這個商業的發展,最近我已經越來越不喜歡問一個企業一個問題了,在幾年以前我經常問像方總這樣的品牌,我經常會問:方總,你這個美的企業里面電商的銷售占你整個銷售比例是多少?整個銷售盤面年增長多少,電商增長多少?毫無疑問,背后透著一種自信,因為電商肯定長的快,但關鍵是有多塊,我想知道這個結果。但今天這個問題越來越難問了或者越來越不應該問了,為什么?是因為當今天整個數字商業在線上銷售通道和線下整個服務體系、銷售通道全方位的融合以后,你很難分的清楚這個銷售是來自于線上還是線下。這個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一種變化,就是從銷售渠道來講,從觸達消費者的通路來講,線上和線下已經在高度的融合了,也正是因為這個,今天陳曉東也在這里,為什么阿里會擁抱銀泰、為什么阿里會擁抱蘇寧?就是因為在整個發展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消費者整個的管理,最后一定是一個全渠道的用戶管理,和全渠道的一個銷售機會的產生,和全渠道服務的實現。這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天整個新的商業,之所以我們說所有商業都變成網商,就是因為所有的企業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去全面改造它的商業,改造它的零售通路,使得線上和線下更好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