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報告:紡織制造全球化布局紡織龍頭投資機會
自6月美國涉疆法案實行以來,部分國內紡織企業訂單轉移至海外,疊加當前行業需求較弱,景氣度有所波動。同時,印度、巴基斯坦等紡織品出口國受到能源緊張&本土高價棉花影響,本地紡企亦經營承壓(尤其上游紗線和面料端),而能源穩定&全球化采購體系完善的越南受益相對顯著。綜上,全球化布局對紡企提升抗風險能力越來越重要,而布局較早的企業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因此我們建議關注具備全球化布局基礎的紡織龍頭的投資機會。
部分訂單轉移海外,國內紡企短期經營承壓,未來需積極把握內需復蘇。
1)美國所謂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6月21日起正式實行,法案對紡織行業主要影響在于美國禁止進口以新疆棉為原料的產品,對于進口商來說需要溯源舉證未使用新疆棉,增加其負擔和通關時間。因此,部分國際品牌逐步將出口美國的服裝類產品訂單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生產,以規避法案影響。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6月的問卷調查,85%的受訪企業表示訂單外移較為明顯,其中26%的企業表示訂單外移比例在30%以上。
2)國內紡織業景氣度在內需波動&美國涉疆法案等多因素擾動下出現下滑。7月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開機率指數降至2020年3月以來新低,近幾個月中國純棉紗周度開機率均低于2020年水平。同時,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測算,美國涉疆法案或將影響新疆棉50-55萬噸的用量,供需錯配推動內外棉價差變大,最高時外棉比內棉貴近7000元/噸。
3)我們認為,短期看訂單影響或仍將持續,內需復蘇對國內紡企更為重要。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7月發布的數據,80%的企業表示紡織外貿訂單減少。考慮到美國涉疆法案影響仍在持續發酵,部分國家或存在跟進美國法案的可能性,以及歐美通脹導致的需求預期下滑,短期看后續外貿訂單壓力或仍將持續;對于國內紡企,更重要的是積極把握內需復蘇的機會,加強與優秀國產品牌的合作來減弱外貿訂單減少的影響。
4)巴基斯坦等紡織品出口國能源緊張&本國棉價高企,導致越南紗線、面料等上游產品采購需求進一步旺盛。
多元布局企業相對受益且具備先發優勢。
從公司層面看,1H22海外有產能布局的企業業績增長領先,多數海外產能布局較完善的企業1H22利潤增速顯著高于A股紡織制造平均增速,其中魯泰A/健盛集團/百隆東方1H22利潤同比+157% /+74%/+41%。同時,國內紡織各環節頭部企業紛紛積極推進海外產能建設:紗線端,百隆東方持續擴大越南產能;面料端,魯泰暫停國內擴產項目,加大越南面料擴產;成衣端,申洲國際進一步加大越南成衣擴產;其他如輔料端的偉星股份、襪制品生產的健盛集團亦積極布局東南亞。而通過梳理主要上市紡織企業擴產情況,我們發現目前在海外擴產的紡企大多原本在海外已有產能布局,而產能主要集中在國內的紡企在海外擴產的情況較少。
我們認為背后體現了全球化布局企業的先發優勢:a)早期東南亞等地區對引入外資建廠有較多政策優惠,如土地、稅收等,而目前伴隨東南亞自身產業升級,新進入者能夠享受的優惠力度逐漸減弱,土地等成本已顯著提升;b)部分紡織環節在海外擴產難度增加,如印染等高污染、高能耗的環節;c)先發企業對海外當地風土人情熟悉,且已形成豐富的培養、管理當地人員的經驗和完整的人才梯隊。
風險因素:
需求不及預期;原料價格傳導不及預期;匯率波動;地緣政治等風險。
投資策略:
綜上所述,我們建議關注具備全球化布局基礎的紡織龍頭的投資機會:1)推薦在海外具備產能布局,需求端穩健,抗風險能力強的輔料龍頭;2)建議積極關注在越南有一體化產能布局的企業;3)建議積極關注海外產能占比高,有望享受訂單結構性轉移,同時需求端逐步迎來拐點的運動代工龍頭;4)建議積極關注在越南有規模化產能布局的細分龍頭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