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紡織業“老樹開新花”
近日,四川安浪家紡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一片繁忙。作為國內最大的棉胎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安浪家紡產值達到1295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
安浪家紡是我市紡織服裝這一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何讓傳統產業走出發展新路?政府、企業都在思考都在發力。
看變化: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
安浪家紡位于射洪縣太和鎮銀華工業城內,是一家主要從事棉胎、棉紗、家用紡織品及職業服裝等系列產品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
盛夏時節,安浪家紡有限責任公司寬大的車間內,紡織女工正在排擋里來回檢視,根根紗線從織機上傾瀉而下。“近幾年陸續投入技改資金約3000萬元,現在公司年年產棉紗6500噸、棉胎100萬床,常年銷售收入約2.4億元。”公司副總經理胡海生說,以前公司設備老舊,產品檔次低,技改后公司擁有國內先進的全自動棉胎生產線、熱融絮片生產線、床上用品及服裝生產線、西南地區一流的環錠紡紗生產線,生產的“安浪”牌棉胎及床上用品多次榮獲“四川名牌”“四川著名商標”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多次被評選為四川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
據市纖維檢驗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紡織服裝作為我市傳統產業,全市現有5個紡織工業園和在建的創維西部產業園紡織園,紡織服裝企業61戶,規模以上企業47戶,目前已形成棉紡織、絲綢、化纖、印染、針織、服裝、紡織機械等完整產業鏈。
據統計,去年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157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11%,今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于去年同期4.2個百分點。
把個脈:產品產業“后勁不給力”
然而,紡織服裝產業“搶眼”表現的背后,仍存在后續發展乏力的瓶頸。
“我市紡織龍頭企業產品品種豐富度均有增加,但優質產品發展不均衡,品牌認可度、影響力亟待提升。”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自揭短板”:
——從質量管理來看,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仍需繼續強化,企業內部質量體系建設仍然不健全。整個行業存在招工難、融資難、獲取政府支持難,大量外購原棉導致企業成本上升經營效率下滑等問題。
——從產品品牌來看,品牌高端化發展不足。我市服裝、紡織品歷年抽查未達100%合格率。全市現有四川省名牌產品5個產值8.3億元,僅有“達發”“天驕”產值過億元,名牌產品在我市紡織服裝產業157億元中僅占5.29%。
更讓人遺憾的是,一些企業未能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機遇,“全市學生品牌校服幾乎空白,更不能談及拉動整個服裝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前不久,相關部門在對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調研時發現,我市一些校服生產企業思維固化,未能抓住校服國家標準、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及該領域機制革新的契機,對校服產業精耕細作、聚集行業品牌,從而放棄了龐大的市場和新的增長點。
開處方:讓質量品牌成“發展新引擎”
遂寧錦華紡織有限公司是我市紡織服裝產業的龍頭企業。
“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15萬元,產銷平衡,好于去年同期。”公司總經理楊秀敏表示,去年下半年完成的退城進園搬遷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我市“4+2”主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推動遂寧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省“十三五”規劃了七個紡織產業集群,我市作為遂寧、資陽棉紡織產業集群的龍頭,要以結構調整、技術改造、提質增效、“三品”戰略為重點,用好用活產業發展基金,全力做好企業培育、項目推進、要素保障服務,引進一批補鏈、強鏈、擴鏈項目。
下一步,我市要把提質量、樹品牌作為產業發展“新引擎”,通過大力支持新綠洲印染、錦華紡織等骨干企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和先進綠色制造技術推廣,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品牌核心競爭力,打造“遂寧紡織”強勢知名品牌方陣。規模以上企業應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信息技術應用,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或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市纖檢所作為產業興川、區域紡織服裝專業技術機構,主動融入產業發展,強化行業專業監管機構建設,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大力推進“標準化+”行動,助推纖維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