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江西服裝學院理事長涂順強:適應新形勢,民辦教育開拓發展新局面
當前,中國教育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民辦教育的發展定位和目標任務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民辦教育從業者正積極適應新形勢,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謀劃開拓新的發展局面。
2021年4月7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正式公布,并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據介紹,一直以來,我國對民辦學校的規范和管理相對較為完善,但是,在維護民辦學校的相關權益方面尚有提升空間。此次《實施條例》進一步增加和明確了扶持的政策,破解了長期存在的難點問題,有利于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那么,民辦學校該如何發揮靈活、敏銳的優勢,有效激發民辦教育的內生動能?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差異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供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

為探索這些問題,本刊記者走進了江西服裝學院,該校經歷30年的發展,伴隨著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成為了中國民辦高校發展中的典型代表。在采訪中,江西服裝學院理事長涂順強表示,2021年是江西服裝學院建校30周年,30年來,學校始終秉持著“辦教育、做公益、創事業”的大情懷開啟教育創業,專注服裝教育,追求心中的“服裝強國夢”,形成了“內涵式、特色型、國際化”發展之路。
傳承公益,為人民辦教育
Q
民辦教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實施條例》也提出,民辦學校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對此,有著30年發展歷程的江西服裝學院的辦學宗旨和發展目標是如何傳承的?
涂順強:首先,作為民辦高校,江西服裝學院的辦學立場是:永葆培育服裝人才初心,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這也是我們辦特色大學的的初衷。
與公辦院校不同,民辦高校實行的是董事會(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辦學基礎、經費來源、隊伍結構和干部管理程序上有所差異,正因如此,民辦高校要讓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今年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我校“十四五”規劃,我們會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切實增強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為學校發展保駕護航。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民辦高校的辦學方式、組織結構、運行模式可以不同,但在立德樹人方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正確育人導向上是沒有例外的。”
辦校30年來,幸遇國家興盛富強之發展期,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國家和江西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堅持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牢固樹立創新創業、轉型發展的理念,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放管服”,提升辦學實力。學校主動適應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新需求,突出以生為本、以師立校的辦學宗旨,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專注品質、提升品位、鑄就品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把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教育,讓更多的人來從事這個行業從而發揚光大,實現服裝強國的夢想就是最好的公益傳承!學校承擔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這四個使命,光榮而艱巨!

Q
在民辦教育新法新政下,無論是非營利性還是營利性民辦學校,都要把恪守公益屬性和社會責任放在首位。那么,民辦教育如何端正辦學思想,確立長遠目標,克服短期心理?回顧30年的發展歷程,江西服裝學院有哪些經驗與做法?
涂順強:江西服裝學院創始人涂潤華先生一直以教育家的胸懷,堅持教育公益性方向,遵循教育規律,緊跟市場需求竭力推進學院的發展。他曾經飽含深情地教導我們:“教育是一份功德無量的事業,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辦就要用心辦出品牌。”
改革開放時期,他敏銳地看到當時中國服裝產業水平低、高級服裝人才匱乏的狀況,于是秉持“辦教育、做公益、創事業”的大情懷開啟教育創業。30年來我們始終專注服裝教育,追求心中的“服裝強國夢”。
江西省教育廳郭杰忠廳長最近說過,我們民辦教育要做到三個“好一點”:對學生要好一點,對老師要好一點,眼光要放長遠一點!江西服裝學院辦學始終遵循并做好這三個點。
今年,是學校建校30周年,學校很多老師在學校成立之初就和我們一起打拼,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學校需要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理事會對此事的規劃就是學校教職工福利待遇要始終保持在江西省民辦高校的前列,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學校的未來才會走在民辦高校的前列。
學校建校30年來,從最初租房辦學到建成八百畝新校區,到2019年學校接受并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再到走上“內涵式、特色型、國際化”發展之路,學院秉持初心愿景,特色教育品牌愈加閃亮。
堅守特色,打造市場需要的人才高地
Q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人民的教育需求也從“有學上”轉向了“上好學”,您認為民辦教育如何實現角色轉變,從“彌補教育資源不足”轉向為人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
涂順強:江服不跟風辦學,不盲目擴張,不一味追求規模。數年前,江西服裝學院就從源頭上控制辦學規模,為真正做好內涵式建設和發展的終極目標做好準備。
高等教育要做到“特”與“高”——有特色、高水平。今年,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實現了江西服裝學院本科專業建設跨越式重大突破。
自2019年教育部和江西省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以來,江西服裝學院迄今共獲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除此之外,江西服裝學院還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34門,省級優質思政課2門。“十三五”期間,江西服裝學院還榮獲江西省本科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專注于服裝教育特色,江西服裝學院以特色凝煉核心競爭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服裝行業及相關產業市場需要的人才高地,推廣“學校+市場”的辦學特色、“技術+藝術”的教學特色、“設計師+企業家”的育人特色、“傳統+國際”的發展特色。
(一)特色發展。服裝特色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堅持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強優勢,堅持特色學科優先發展,集中優質資源建設服裝領域的國內一流學科,面向紡織服裝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不斷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高水平行業特色應用型大學的建設模式和實現路徑。
(二)內涵發展。內涵是“質量強校”的內在要求。注重內涵建設,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開展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工作,以建設適應產業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驅動學校發展方式的轉變,不斷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以人為本。人本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把促進師生員工的全面發展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營造“人人心情舒暢、個個奮勇爭先”的良好辦學環境,積極全面依法、依規推進教授治學,努力將學校發展目標轉化為廣大師生員工共同奮斗的愿景和積極行動。
(四)創新引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培養創新是應用型高校創新的重點和難點,堅持以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協調持續發力,推動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深化落實績效評價和收入分配制度、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教學質量保障新型評價體系、現代大學治理機制的改革創新,從而帶動學校的全面創新,為學校發展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布局謀新,建設產教融合型大學
Q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民辦高校的一員,江西服裝學院如何適應新形勢,規劃未來的新發展?
涂順強: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與行業、產業有著血緣關系。未來,我們將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深度產教融合為驅動,建設一個產業背景、行業依托的產教應用型大學。
在今年的全校教職工代表大會上,我們提出將圍繞“三三五”布局發展,即采取強內涵、上層次、入一流“三步走”;打好公益文化、紅色文化、服飾文化“三張牌”;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工程、一流專業建設工程、師資隊伍優化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程、江服文化建設工程等“五大工程”。到二〇三五年,將學校建設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成為服裝應用型研發基地和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具體到“十四五”規劃,我們有四個核心目標:
第一,完成高等教育的審核評估,參加國家工程認證、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高質量通過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評估。
第二,建設兩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即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
第三,進行碩士研究生教育立項建設。積極申報省級學位委員會新增碩士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建設期不少于3年)。做足前期工作,成為專業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
第四,辦一批符合行業要求的產業學院。深度改革,在院部設置上,與時俱進地進行專業布局與結構性調整,建設一批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學院,深度全方位融入紡織服裝行業。
此外,“穩定總體辦學規模,擴大全日制本科招生規模,縮減專科招生規模,依托服裝行業舉辦繼續教育;實現國家教學成果零突破,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明顯提升;大力培養、引進高水平師資,建成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師資隊伍;科學研究水平躍上新臺階,實現高水平科研產出;打造具有江服特色的文化”也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目標。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