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打造中國土工材料之都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產業用紡織品分為16大類,德州市產品主要涉及土工用紡織品等7大類。如何發揮現有優勢做強產業,提升市場占有率?如何積聚力量,打造中國土工材料之都?日前,記者采訪了市政協副主席、市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鏈長馬傳先。
問題導向
疏通企業發展堵點
記者:德州市企業在土工材料等領域發展迅速,陵城區更是榮獲“中國土工合成材料生產基地”“中國土工用紡織材料名城”稱號。全市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發展如何?目前已開展哪些工作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馬傳先: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全市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除陵城區榮獲多項殊榮外,樂陵市寨頭堡鄉也入選“山東省帆布生產名鄉鎮”。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土工用紡織品分會會長單位,擁有中國土工用紡織材料(山東)檢測中心;晶創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型高端聚丙烯長絲細旦土工布產品填補國內外市場空白,天鼎豐非織造布有限公司位列中國非織造布行業前10強。
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建立了“一名市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名負責同志、一個工作方案”的“四個一”工作模式,深入調研,先后到陵城、禹城、臨邑、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開展調研16次,調研企業20余家,繪制了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區域分布圖、應用領域圖“四圖”,制定了《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做大做強發展工作計劃》,全面掌握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發展形勢。
升級服務標準,為企業量身定制幫扶方案,積極引導企業抱團發展、集群發展,拓展合作領域,擴大生產規模。陵城區成立了行業協會和行業黨委,首批39家企業加入協會,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協助浩陽公司與下游客戶上海萊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合,萊韋公司第一期600萬元資金已于5月注入;協調市金控集團與北京藍星清洗有限公司對接,洽談先進碳纖維生產基地項目;全力助推德州科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無紡布及熔體材料項目快速啟動,項目投資8.5億元,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場地平整,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積極推進潔雅公司年產10萬包醫用濕巾生產項目,目前項目已完成總體規劃及立項。
堅持問題導向,事關企業發展的難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協調供電企業為天鼎豐有限公司解決企業生產線雙電源;協調金融機構開展穩企業保就業“金融診療”助企行動,通過資本力量助力企業發展,為禹城市浩陽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辦理無還本續貸、展期和收回再貸5269萬元,新增科貸通寶貸款400萬元;協助陵城區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為6家土工材料企業辦理行業信貸產品,獲取貸款5870萬元。
補齊短板
提升優勢重點突破
記者:全市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還面臨哪些瓶頸和短板?
馬傳先:成績代表過去,我們只有找到薄弱環節、瓶頸短板,才能明確今后產業發展的潛力點、突破點??傮w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瓶頸和短板:
大而不強。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群體大、個體小,缺大少強、群山無峰的現象比較突出,在行業內具有一定話語權的企業較少,缺乏競爭力、帶動力。
同而不和。雖然全市產業用紡織品產業具有一定的集群優勢和品牌優勢,但是大部分企業產品門類相近,產品同質化的情況較為明顯。
鏈條較短。產業關聯度偏低,產業鏈條短,企業間協作配套能力較弱,同時面臨外地企業發展壯大、后來居上的壓力。
對標先進
龍頭引領梯次推進
記者:針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短板,下一步如何加快產業發展?
馬傳先:我們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重點在意識、產業、企業、項目4個方面持續發力。
強意識,對標先進。組織企業赴外地先進地市參觀學習,舉辦企業家培訓班,引導企業家對標先進,樹立市場的邏輯、創新的思維、開闊的視野,借助基礎好、規模大的基地優勢,尋求與高端企業的合作,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落地,在競爭中找危機、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尋發展。
強產業,從大向優。以宏祥集團、晶創新材料、浩陽環境、天鼎豐等為龍頭,德潤新材料、領翔新材料、建通土工、鼎晟復合材料等企業為骨干,形成龍頭引領、骨干支撐、梯次發展的格局,充分發揮市場占有率高、基礎較為雄厚的優勢,積極引進技術研發機構、行業頂尖企業開展對外合作,助推產品升級,實現產品差異化、互補化、多樣化發展,叫響產業品牌。
強企業,由大而強。定期開展走訪調研,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梳理匯總形成問題清單,幫助企業對接金融機構、自然資源、科技、審批等部門,集中政策、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在新上項目、對外合作、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扶持,不斷從源頭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個頭小、強企少的問題。
強項目,積蓄后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重點園區為承接載體,根據企業需求、產業發展,圍繞沿鏈、補鏈、強鏈,大力實施“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產業鏈上游供應端力爭在原料供應企業引進上求得突破,下游應用端加強與中鐵、中建等大型建設集團的對接合作,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德州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