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服裝學院商學院:輔之以情,導之以心,圓之以夢
身著雪白的襯衫,左胸前佩戴著耀眼的黨徽,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一副大黑框眼鏡后,透出柔和而睿智的光芒,這是蔡子威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江西服裝學院慶祝建黨百年“七·一”獲榮譽表彰者當中,他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多年來,江服輔導員隊伍的同仁們都很佩服他,稱他文能提筆寫材料,武能肩扛學生“跑”醫院,藝能唱歌跳舞,進能與學生華山論劍,退能以理論信仰修身育人。他就是江西服裝學院商學院專職輔導員蔡子威。
蔡子威
江西服裝學院商學院專職輔導員
師者,是一種傳承
在談及為何選擇輔導員這份工作,蔡子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當初讀書時就一直擔任學生干部,組織學生活動,畢業后參加工作了,有特別多的感觸,很多事情如果在學校的時候經歷過就好了,于是幾經輾轉萌生了當高校輔導員的想法。這還得感恩于曾經大學時的輔導員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那時的輔導員對我們關懷備至,無論多忙都會抽時間去宿舍看望我們,與我們聊生活,聊學習,聊理想,節假日期間會給沒回家的同學買粽子、月餅,期末考試期間會到宿舍催促大家去圖書館看書復習,這種如父母般的諄諄教誨,現在回憶起來仍然甜絲絲的。”
原來,師者,是一種傳承。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多了一份沉沉的責任感,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要對每一份工作負責,要盡心盡力為學生做好服務。在輔導員崗位上摸爬滾打的日子里,蔡子威勤勤懇懇,恪守職業規范,勇于奉獻,努力提升專業素養,情系每一位學生成長。其間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被學校評為“優秀輔導員”、“優秀團務工作者”、“優秀校園媒體指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等以及無數的賽事獲獎。面對榮譽,蔡子威不驕不躁總想著身先士卒做表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輔導員職業道路上身體力行,砥礪奮進。
用心陪伴,用愛感化
老師,在嗎?我想請個假。
老師,在嗎?英語四級考試報名網站打不開?
老師,在嗎?我一卡通丟了。
老師,在嗎?助學金要怎么申請呀?
老師,在嗎?
……
學校里,同學們戲謔地稱他們的輔導員是最美“客服”,言語間道不盡的親切與喜愛。他們稱蔡子威為“知心大哥哥”、“貼心大學長”。
學生廖佳敏說,大一時候的福利院獻愛心、做義工實踐活動,是輔導員在她心里用公益與回報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給她留下了一種對另一類群體以及對這個世界更多的關注和思考。
后來考上沈陽工業大學研究生的江服學子高景鈺說:“備考研究生的最后兩個月,我覺得困難重重,很想放棄,是輔導員每天督促、鼓勵我,最后關頭,咬牙堅持,勝利不遠,最終我堅持下來了。我特別感謝大學時的輔導員。”
作為一名輔導員,面對5個班級的200多名學生時,他經常稱自己是萌新小白,所以需要24小時待機,聆聽他們的需求。初任輔導員時,蔡子威住在學生宿舍,一個月的時間內,他記住了所有學生的面孔和名字,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學習、心理、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特別是“00后”進入大學校園帶來的新思維,少數民族學生帶來的迥異生活習慣,讓面對面的溝通變得并不順暢,于是他一次次地否定了傳統的交流方式,提出創新的溝通方式。
讓他引以為豪的是網絡新媒體工作,他說:“現在學生習慣于網絡社交,我便開始琢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傳達一些政策與正能量,學院公眾號和抖音號吸引了一大批學生的關注,每一條留言,不論是點贊還是吐槽,我都會仔細研讀,再將解決方法或正確認識進行回復。”在他看來,這樣的及時提醒和及時引導,可以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在江西服裝學院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哪怕24小時在線。2021年,學校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上下足功夫,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職級、職稱、職務上為輔導員鋪設了一條職業發展的道路,就這樣,一批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逐步成長起來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知識積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幫助青年大學生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聚焦主責主業,教育事業的“催化劑”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正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校輔導員,如何在這個變局中守正創新,如何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將本職工作融入到為國育人為黨育才工作的主線當中,這些問題值得思考研究。
蔡子威常把輔導員比作“催化劑”,學校提供了化學反應所必需的外界條件,輔導員的融入則促使了化學反應向更好的方向“發生”,助力學生像“反應物”一樣不斷發光發熱,最終“生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優秀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
“把自己的心放在學生身上,把每一個學生放在自己心上,成為時代新人的良師益友。”蔡子威堅信理想信念能夠打動每一個學生,始終相信學生有感受到偉大的理想信念的潛質,需要的是有“催化劑”的存在。
面向未來,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聚焦主責主業,引導學生在偉大復興進程中揮灑青春熱血,這對于教育從業者而言,任重而道遠。而蔡子威則表示,要努力做黨的教育事業的“催化劑”,書寫時代新篇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