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泉州紡織服裝做強區域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多年來,閩派男裝一直是中國服裝的一支勁旅,這是去年閩派服裝品牌亮相上海時裝周。
去年海博會期間,一家泉州輔料企業展品吸引客商的目光。
近日,利郎、七匹狼等推出多款黑科技的夏季新品,鳳竹擁有25項智能綠色高科技制造技術的新廠正式投產,閩派服企在回歸夾克、小黑褲、輕商務等核心產品的同時,不斷調整自己,轉型升級,發力面料高端化、生產智能化、品牌主力化,同時政企合力以龍頭企業為引擎,謀劃做強新的區域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泉州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黑科技:驅動面料舒適化、高端化
雖然陰雨連天讓泉州的夏日姍姍來遲,但是,從服裝業來說,市場是全國性的,什么季節上什么新品是一種行業慣性,更何況不少地方正迎來今年范圍最大最強的高溫預警。為搶占市場高點,很多家閩派服企推出了多款“冰涼”“黑科技”的新品。
近日,利郎就上新了一款冰菠蘿衫,不僅讓人體驗到瞬間涼感的神奇,還能保持長時間低溫的清爽。據悉,其細膩柔韌的面料是通過異形斷面纖維結構,將熱量導向纖維外端,并注入甲殼素和鋅元素,交織成冰氧酷紗的冰涼結構,讓人瞬間產生涼感。
作為閩派男裝的領頭羊,七匹狼也深諳高端面料領域“技術驅動”的重要性。據了解,今年5月上中旬,七匹狼冰氧吧科技、七匹狼冰爽休閑長褲先后面市。“夏天選衣服和褲子,多數人會選擇透氣性和舒適度比較好的面料。”一名業界人士稱。
在行業變革加速,面料高端化已成必然趨勢的背景下,獨有技術加持的“黑科技”,成為不少閩派服飾企業的立身之本:聯邦三禾近年來力推太極石纖維產品及成衣染色技術,重點突出冰涼舒適、快速散熱;勁諾仲緣主推可以消毒抑菌、保暖祛濕、抗紫外線等的石墨烯復合纖維功能性面料、高端輕奢產品——索羅納針織面料等。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晉江的鳳竹紡織安東新廠項目近日剛剛竣工投產,預計年產面料15萬噸,它將以生產高端針織印染布為主,年產針織印染布10萬噸、高端針織面料5萬噸。“嚴格按照國家環保政策要求設計,引進了智能、綠色高科技制造技術。”鳳竹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將推動泉州紡織和染整領域的高端化突圍。
機器人:推動生產智能化、高效化
作為閩派男裝上游的龍頭企業,鳳竹紡織此項目還引領了智能化的新潮流。
在晉江經濟開發區的鳳竹安東新廠,位于產線聯動的立體倉庫科技感滿滿,機械臂來回揮舞,一捆捆布料隨之被精準地投入不同的料筐;AGV無人叉車不停奔波,將裝滿布料的料筐送至自動倉儲系統中。“AGV機器人(自動導引運輸車)、RGV機器人(有軌穿梭小車)和堆垛機的配合,實現產線聯動,讓鳳竹紡織立體倉庫運作更高效。”鳳竹紡織董事長助理葉煒剛介紹,安東新廠1.9萬平方米的立體倉儲區,采用了目前省內紡織服裝行業唯一可實現生產、庫存與供應鏈無縫銜接的自動倉儲系統。“整個過程通過智能機器人串起來,機械手的操作不僅降低了人工搬運的勞動強度,還在前后端,通過高精度掃碼系統對進出物料進行數據管控。”
不僅在紡織和染整環節,在閩派男裝的成衣環節,智能化再造和高精度機器人的使用也屢見不鮮。在柒牌的裁剪車間,5G應用的AGV(自動搬運機器人)小車將剛剛裁剪好的服裝面料,運送至位于另一棟樓三層的縫制車間。在運送過程中,AGV小車自行上下電梯、出入卷簾門,跨越生產不同區域,穿行流暢無阻。柒牌西服生產中心負責人介紹:“我們企業男裝個人定制交貨時間一般較短,工期很趕,接入5G+AGV后,實現了第一時間裁剪、配料并送到指定的車間、指定的流水線,大大提高了速度,也減少了人力成本。”
在石獅卡賓服飾(中國)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整套智能化服裝生產流水線,車間工人們正忙碌著趕訂單。據卡賓相關負責人施雅玲介紹,新型智能吊掛系統投入使用后,企業突破了工序之間的銜接等待、檢驗滯后性、返修制約等問題,減少了搬運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自2020年開始,企業的智能生產車間承接了大大小小近150萬件的生產任務,貨期達成率100%。
再定位:品牌回歸核心競爭力
從紡織、染整到面料、成衣,紡織服裝產業的臨門一腳是如何將產品售賣到消費者手中。這個時候,消費者愿不愿買單,不但取決于質量、價格、購物的便捷性,更取決于品牌的定位。
伴隨近年來消費升級和國潮化的演變,更多的年輕消費者希望看到中國傳統男裝品牌的自我變革。為此,突出品牌差異性,回歸核心競爭力,成為眾多閩派男裝邁出的關鍵一步。
去年8月份,七匹狼簽約蘇炳添后,董事長周少雄表示,企業將重新審視并聚焦核心主業,回歸產品與文化競爭力,以變革和創新探索市場的潛在機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等共同開啟深度合作戰略,多方聚焦茄克核心品類。
九牧王近年來推出“小黑褲”等系列爆款,全面推廣“男褲節”,普及褲裝新風尚。為此,該企業再次梳理和確立了“打造全球最好的褲子”的品牌使命,以及“領跑中國男褲,成為全球褲王”的品牌愿景。
利郎的L2品牌面市后,受行業下行影響,發展不太順利,為此管理層下定決心于2017年秋季起收縮戰線,全力回歸主品牌LILANZ,收效甚豐。據悉,利郎公布的2021年全年業績顯示,其總收入約人民幣33.8億元,同比增長26.1%,毛利14.15億元,同比增長17.5%,目前利郎的主要產品仍為主系列及輕商務系列。
看未來:政企合力促升級謀發展
雖然閩派男裝品牌主要集中地在泉州,但是對于整個泉州紡織服裝產業而言,依托成衣品牌匯集起來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才是泉州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泉州最具競爭力和最有發展潛力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多年的發展,泉州已構建起涵蓋棉紡、化纖、織造、染整、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品牌經營等全領域的非常完善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形成了超2000億元產值(含鞋業運動服裝)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民營經濟服裝品牌的搖籃。
放眼全省,據了解,2016年-2021年福建服裝行業營收占全國服裝行業營收比重呈上升趨勢。2021年,福建服裝行業規上企業營收2721.68億元,同比增長5.0%;規上企業利潤總額181.70億元,同比增長5.6%。2021年,福建服裝行業利潤總額占全國全行業利潤總額的23.67%,盈利水平仍整體較高,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
據悉,現代紡織服裝產業是福建未來的四大制造業主導產業之一。記者從泉州市紡織鞋服產業發展小組獲悉,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做好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兩篇文章”,實現當好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主力軍的目標,今年以來,泉州市已摸底篩選了紡織鞋服工業投資項目184個,投資總額362.8億元,預計增加產值272億元,涉及生產數字提升、智能改造、高端材料等多個領域。
而根據省“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福建省現代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將達1.4萬億元。接下來,泉州市將深入實施“功能纖維材料工程”“先進紡織生產工程”“綠色印染技術工程”“時尚服裝制造工程”“高端醫用紡織工程”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工程”等六大工程,不斷健全、完善、壯大產業鏈條各個環節,做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助推全省現代紡織鞋服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泉州晚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