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行業數字化發展廣東為紡織服裝指路
廣東紡織服裝數字化轉型有了清晰的路線圖。日前,廣東省工信廳印發《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到2025年,全省紡織服裝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0%以上。同時,還將在紡織服裝行業培育一批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應用場景。
消費品工業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各領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專家看來,要實現產品向品牌的根本性轉變,將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亟須發揮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品牌溢價。
“服裝服飾是非標準化產品,款式、結構和制作邏輯千差萬別,在技術上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做數字化研發的企業,往往是站在互聯網的視角看問題,對服裝產業、人體工程結構的了解仍需加深。”近年來,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光深切地感受到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也深深地感受到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難。
為此,轉型指引聚焦紡織服裝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出具體指引。
如引導集群建設服務區域紡織產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數據采集、挖掘和創新應用,挖掘提煉適合紡織服裝行業特點、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的應用場景和相應解決方案,建設產業集群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打造3至5個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
在服裝企業設計部門數字化轉型方面,提出設立一批企業級、地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創建若干個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等舉措。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支持“新零售”等新概念,發揮實體市場平臺的體驗、互動及空間功能優勢,提振實體市場經濟。同時,利用射頻芯片、二維碼、條形碼、卡片等數字化技術,建立紡織服裝產品認知系統和售后服務系統。
廣東還將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加強與紡織服裝賣場、經銷商、電商平臺等深度合作,用好用足各類平臺數據銀行,分析挖掘消費者群體畫像,孵化培育熱銷產品,使企業從“生產什么就賣什么”轉為“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打造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網絡新消費品牌。充分挖掘廣州、深圳、上海等紡織服裝展會數據資源,為招展、招商、服務和制定行業政策提供支撐。
針對紡織服裝行業民營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特點,轉型指引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的環節入手,提出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的低成本、輕量化、平臺型、見效快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企業上平臺,支持研究機構為其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廣東還將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進行診斷咨詢,提供解決方案應用等服務。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加強行業數字化發展研究和推動行業數字化相關標準研制。
(來源:南方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