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姐妹花:一雙巧手守護民族服飾文化
一把剪刀剪出28個蒙古族部落服飾的富麗華美,一串珠子串起草原服飾文化的輝煌史篇。
在人類千年的文明進程中,各民族融合發展,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彩的人文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里,蒙古族服飾非遺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獨特光芒。
今天,讓我們通過活態非遺,探尋內蒙古不同地區民族服飾蘊藏的文化內涵,感受一對草原姐妹花對民族服飾的傳承初心、匠人匠心。
非遺姐妹花:一雙巧手守護民族服飾文化
在呼和浩特市大學城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內一棟教學樓的服飾工坊里,蒙古族頭飾非遺文化傳承人蘇婷艷正在縫制鄂爾多斯烏審旗蒙古族頭飾。紅色的珊瑚、綠色的松石、精美的銀飾等配件擺滿了桌面。
制作頭飾的配飾(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這套頭飾是按照內蒙古博物院的文物一比一復原制作的內蒙古伊金霍洛王爺福晉的頭飾,其重量大約為15斤。”蘇婷艷手捧著一件沉甸甸的鄂爾多斯頭飾告訴記者。
作為在錫林郭勒草原長大的蘇婷艷來說,她對民族服飾有著特別的感情。她表示,小時候,每到草原那達慕大會或者其他重要節日,總要穿著由母親親自縫制的漂亮蒙古袍參加各種盛會。
因從小受母親影響,長大后的蘇婷艷對于民族服飾格外熱愛,并成為蒙古族民族頭飾非遺文化傳承者,專門從事蒙古族頭飾制作。
作為北方游牧民族服飾中的一個活化石,蒙古族頭飾一直保留至今。那達慕大會、隆重的婚禮場合,總能看見戴著華麗頭飾的蒙古族女子,每每亮相總會讓人眼前一亮。
蒙古族女性頭飾多采用金銀、紅珊瑚、綠松石、瑪瑙等原料制作。作為游牧民族,他們喜歡把自己的牛羊轉換為金銀珠寶佩戴在身上,既顯示出對于服飾的熱愛,也便于保存和遷徙。
姐姐蘇婷玲為妹妹蘇婷艷佩戴頭飾(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蘇婷玲,內蒙古博物院文博研究員、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服飾協會副主席、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庫專家。
“‘女人有錢戴在頭上,男人有錢用在馬上’,這句話說的就是蒙古族頭飾。”對于頭飾文化,蘇婷玲有著深入系統的研究。
她表示,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衣冠之國”的美稱,而各地少數民族是“衣冠之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姑娘出嫁的時候,父母必須為她做一副頭飾。一副好的頭飾,價格昂貴。因此,從頭飾上可以看出家庭狀況。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親,頭飾配備重約三四斤,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親頭飾重約十幾斤。無論昂貴還是廉價,頭飾是蒙古族已婚婦女必備且不可隨意離身的佩戴,只有到入睡時方可解下。
在妹妹眼里,姐姐蘇婷玲不僅是她非遺文化路上的領航人,也是她從事民族服飾工藝的導師。
蘇婷玲與蒙古族服飾整理與保護的淵源已久。還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的她與老師們整理館藏時,發現了多套款式迥異的蒙古族民族服飾。經鑒定考證,證明這些珍藏品為蒙古族部落服飾。
四子王旗洛部落服飾(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2004年,蒙古族服飾被列入國家民族民間保護工程試點項目,2008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09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牽頭開展蒙古族服飾搶救保護工程,蘇婷玲就是其中重要成員之一。歷經4年多時間,調研組成員行走約20萬公里,足跡遍布內蒙古自治區50多個旗縣,深入內蒙古城市鄉村、草原牧區,走訪專家和牧民,最終確定了蒙古族28個部落的傳統服飾的基本樣式,制作了蒙古族部落的108套服裝和頭飾,全部被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標準化院永久收藏,供展示研究之用。
如今,66歲的蘇婷玲退休不退崗。退休后,她長期擔任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藝術系產業導師,將非遺文化引進校園,讓熱愛傳統文化的草原青年們學習服飾文化,并指導他們通過民族服飾手工制作就業創業。
民族服飾,一部與時俱進的活態史書
蒙古族非遺服飾,以其精湛的工藝、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了草原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在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一個800平方米的非遺服飾展廳里,展示著巴爾虎、布里亞特、科爾沁、烏珠穆沁、察哈爾、蘇尼特、鄂爾多斯、烏拉特、和碩特等28個蒙古族部落共56套樣式各異、制作華美的蒙古族頭飾服飾套裝。這些展品除個別是從民間收集的老物件,大多數都是蘇婷玲和姐妹們一針一線親手縫制而成。
烏珠穆沁冬裝(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蘇婷玲表示,蒙古族服飾華麗考究,其不同地域、不同部落彰顯不同款式和風格。這些服飾圖案多以純凈自然、生活元素為靈感,如藍天白云、草原河流、日月星辰、花草蟲魚、五畜雄鷹。其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在一針一線間訴說著不同部落的歷史與傳說,每一個圖案都寓意著草原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套服飾是呼倫貝爾布里亞特蒙古族的,它的服裝是八片分割式制作。這里的服裝受俄羅斯文化影響,高高的泡泡袖收腰,盡顯歐式風格。”
“這套服飾來自科爾沁部落,其下擺寬松。清朝時期,為了邊疆穩定,清朝皇室將格格下嫁科爾沁草原,旗袍式蒙古袍開始流行,其衣袖上會繡出團結花,寓意著民族融合團結。”
束發的發棒、頭冠上的流蘇,就地取材的花繡題材,每一件做工都令人贊嘆。而這些服飾背后承載的文化和故事,厚重而悠遠。這些服飾是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的依據,是草原人民的精神家園。
不過,對于從事民族服飾研究的蘇婷玲來說,她認為民族服飾也要與時俱進,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才能綻放出其長久的生命力。
傳統與現代設計結合的民族服飾(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在呼和浩特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張麗看來,近年來,傳統服飾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和喜愛,這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是對中國文化的探尋,是文化與審美的回歸和對中華文化的自信。而一代又一代手工藝人一方面汲取先輩智慧,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求變創新,重塑傳統手藝生命力,讓人們感受服飾之美、國潮之美、非遺之美。
(來源:央廣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