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要適應發展勢頭減緩新常態
業內人士都已經關注到當前中國百貨業面臨的嚴峻形勢:經營壓力更大、電商分流、消費信心不足等。特別是曾經引領銷售的黃金量價齊跌,家電家居類商品銷售萎縮,導致今年1至5月百貨業態銷售已出現兩位數下降。
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3中國連鎖百強”報告顯示,2013年,50家以百貨業務為主的百強企業銷售增長9.6%,店鋪數量增長0.4%,均低于百強平均水平,分別比去年下降0.7個和8個百分點。導致這種局面有諸多因素,面對市場變化,多數百貨企業已經開始尋找突破口,在這種發展勢頭減緩的新常態下尋求突圍。
北京王府井百貨為抓住核心供應商,通過買斷商品經營和代理品牌經營等方式,積極爭取知名品牌的總代理總經銷權,開展深度聯營,以實現對品種庫存的管理控制。他們根據市場占有率和實際銷售量,引進市場排名前列、品牌美譽度高的優質供應商,通過信息技術運用向核心供應商傳遞市場需求,引導供應商提供按需定制的產品和服務,形成核心商品的價格優勢,從而加強與核心供應商的長期深度合作。
強化自有品牌開拓市場是安德利百貨的探索。安德利百貨瞄準企業的目標市場,利用立足三四線城市和深耕農村的市場定位優勢,通過建立農產品基地和農產品收貯加工,開發了一系列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農產品自有品牌。百聯、利群等百貨企業也根據自身實際,以消費者需求、市場競爭及經營結構轉型為導向,通過實行買手制、代工貼牌和成立禮品公司等模式強化自有品牌的運作發展。
加強數據分析利用,實現單品、單客管理,讓上海百聯集團的運營更具現代化水平。為了逐步向自主經營模式轉變,該集團把百貨業態單品管理作為獨立項目積極推進。通過強化數據分析利用功能,實現單品管理,為提高企業對商品結構調整的話語權、分析顧客消費行為、推送個性化產品購買方案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在百貨業發展步履艱難的今天,一些大型購物中心的開業卻成為拉動消費的助推器。多業態的購物中心滿足了人們不同的消費需求,形成新型區域商業中心。專家認為,推進購物中心多業態發展,將娛樂、休閑、餐飲及食品超市等各種業態重新布局,實現差異化經營,建立客流平衡,是變革傳統經營策略,改善經營思路的突破口。
值得關注的是,被線上銷售分流的百貨業正在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打造全渠道消費。很多傳統百貨企業已經認識到,提高線下服務水平,增強線上營銷能力,完善網訂店取、體驗服務、物流配送和電子支付等多種配套功能,是實現全渠道消費的重要紐帶。
適應新常態,尋求新思路,中國百貨業也將會有新的發展節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