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防水又透濕有這樣好材料嗎他們今天已經實現了
面料防水又透濕,真的可以同時實現嗎?對于這個問題,估計很多小伙伴跟我想的一樣。防水和透濕咋一看不就是矛盾體嗎?那如何來實現呢?其實防水整理已是一種常用的加工。近年來對防水整理提出了多功能的要求,我們來看看大咖怎么去解釋!!
會呼吸的織物(Breathable Fabrics)
人們很早就向往織物能同時具備防水(和防風)又有透濕功能,這種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矛盾的要求,經過五十多年的不斷開發,在最近20年來,已進入尋常人們的生活圈子。其應用范圍,除主要的高性能職業運動服和便服外,在醫藥和保健用品,以及特殊用途(如防護服等)也獲得了長足開拓,被譽為會呼吸的織物(Breathable Fabrics)
透濕防水整理主要有兩種途徑:
1.微孔透濕
涂層加工時,在涂層薄膜中形成無數的5~10μm的微孔,服裝穿著時內部的濕氣可通過微孔向外散發。
2.吸濕性透濕
涂層薄膜本身具有吸濕性,例如一些具有極性,甚至離子基團的高分子物作為涂層樹脂,這些高分子物具有較好的吸濕性,在相對濕度較低的一側它又可以向外蒸發去除水。
如身體排出的汗水被它吸收后,水分通過薄膜擴散到外側,然后蒸發排出。
如果在這種涂層的外側再經過拒水整理,則對外有拒水(不潤濕)和防水(可耐足夠高的水壓)作用,又可將內側的水分排出。
如果在上述涂層樹脂中再加入前述的保溫性的陶瓷粒子或金屬顆粒,則可得到防水、透濕及保溫的織物。
技術員必須了解的防水整理三種方法
防水整理在印染企業來說已經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后整理了。而要做好防水整理,不光要有實踐經驗,也要有理論基礎。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防水整理的幾種方法。
(注明:目前應用最多的還是透氣性防水整理,也稱為拒水整理。所以本文主要介紹拒水整理幾種常用方法。)
防水整理按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用涂層方法在織物表面施加一層不溶于水的連續性薄膜,這種產品且不透水,但也不透氣,不宜用作一般衣著用品,而適用于制作防雨篷布、雨傘等。如我國早就使用的用桐油涂敷的油布,近年多采用橡膠和聚氨酯類作為涂層劑,以改善整理的手感,彈性和耐久性;
另一類整理方法在于改變纖維表面性能,使纖維表面的親水性轉變為疏水性,而織物中纖維間和紗線間仍保留著大量孔隙,這樣的織物既能保持透氣性,又不易被水潤濕,只有在水壓相當大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透水現象,適宜制作風雨衣類織物。這種透氣性防水整水也稱為拒水整理。拒水整理主要有下列幾種方法:
(一) 鋁皂法
將醋酸鋁、石蠟、肥皂、明膠等制成工作液,在常溫或55~70℃下浸軋織物,再經烘干即可。也可以先浸軋石蠟、肥皂混合液,烘干后再浸軋醋酸鋁溶液,烘干。鋁皂法簡便易行,成本低,不耐水洗與干洗,但防雨篷布使用失效后可再次用上述整理方法,恢復拒水性能,至今仍在應用者很少。
(二)耐洗性拒水整理
用含脂肪酸長鏈的化合物,如防水劑PF(系用脂肪酸酰胺與甲醛、鹽酸、吡啶等制成)浸軋織物后,焙烘時能與纖維素纖維反應而固著在織物上,具有耐久性拒水性能。
有機硅又稱為聚硅酮,織物整理用的有機硅常制成油溶性液體或30%乳液,乳液使用較方便,其主要成分為甲基氫聚氧硅烷(MHPS)、二甲基聚硅氧烷(DMPS),兩者拼混使用以使織物獲得拒水性及柔軟手感。應用時需加入鋅、錫等脂肪酸鹽為催化劑,以降低焙烘溫度并縮短反應時間。用分子兩端有羥基的二甲基羥基硅氧烷與甲基氫聚硅氧烷制成硅酮彈性體(或稱硅酮膠)處理織物后,除了獲得耐久拒水性外,還具有織物豐滿有彈性的風格。
(三) 透氣性防水涂層整理
將聚氨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涂在織物上,然后浸在水中,此時聚氨酯凝聚成膜,而DMF溶于水中,在聚氨酯膜上形成許多微孔,成為多微孔膜,既可以透濕透氣,又有拒水性能,是風雨衣類理想的織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