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給紡織業帶來的大機會!
南方吃湯圓,北方吃元宵。南北文化的差異令到中國近代歷史上幾次重大的經濟方面的改革開放的春風幾乎都是“由南向北”再吹遍神州大地。元宵節前一天,2月18號,新華社北京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大灣區綱要”),這個“大灣區綱要”的意義重大,對今后幾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基本法”的地位?!洞鬄硡^綱要》全文很長,涉及的產業部門也很多,我建議大家還是認真讀一讀,手機上可以下載全文,不在此重復了。我本人從頭到尾讀了不下十遍?,F在我從紡織服裝從業者的角度談談“大灣區”的成立將對我們紡織服裝行業可能帶來的大機會。
40年前,一位中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南粵大地的經濟特區引領中國改革開放的先河。這次,2019年春節期間,中國的高層在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大圈,這個“粵港澳大灣區”將對整個中國的未來發展具有劃時代“里程碑”式的意義。從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之地再出發,改革開放的大門將隨著《大灣區綱要》的逐步落地而進一步向全世界敞開。未來的“大灣區”惠及的人口從最初的不到一億人口逐步惠及到多達5億左右人口(還要加上泛珠三角地區和9+2的45萬平方公里4.46億人口,百度數據)。光是這個泛“大灣區”的眾多的人口的紡織服裝的消費量就是個驚人的數字,更何況,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傳統的紡織品服裝的生產和出口的基地。
去過深圳的朋友都知道,深圳的市民中心,地鐵崗廈站,香蜜湖站,竹子林站和金中環廣場一帶,現在是高樓林立,豪華大氣的CBD中央商務區,但是在30年前,這里還是大批的城中村,為數眾多的“三來一補”的服裝廠和紡織面料工廠充斥期間,稍微大一點規模的紡織制衣廠,東面到龍崗甚至淡水和惠州一帶(真維斯總部就是在惠州),西面到南山蛇口一帶(如今眾多的深圳女裝品牌就是發源于蛇口南山),深圳第一張中外合資的企業營業執照0001號,就是位于大鵬灣海邊的“深圳中冠印染廠”,那是深圳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淘金者,他們中間就有我的同班同學和不計其數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正是這批南下“淘金者”,才有了今天珠三角地區的輝煌。
可以說,這次《大灣區綱要》將可能把“自由貿易區”的概念大到整個“粵港澳”地區,然后再向外輻射到“9+2泛珠三角地區”。可以說,現在,國務院出臺的《大灣區綱要》,在更加大的高度和更廣泛的領域里吹響了深度改革開放的進軍號角,如果“大灣區”成為一個自由貿易區,那么想象力就無限了。紡織行業中的高科技行業,新型纖維研發,產業用紡織品,科研單位,專業實驗室,檢測機構,紡織品服裝的“新零售”業態,“產業互聯網”,環保節能型和功能性產品,面料開發和面料生產,國際倉儲物流,紡織品服裝的跨境貿易,都可以在這個“大灣區”找到一席之地,服裝設計,生產銷售,回收循環,金融配套服務也可以找到用武之地。集中的環保工業園,污水統一處理達標后再排放。環保治理,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我在設想:如果把這個“粵港澳大灣區”定義為一個“巨大的自由貿易區或者保稅區”,那么整個東南亞的紡織品服裝的訂單都將回流到南中國的這個“吸金池”,我們可以腦補下未來這樣的場景:棉花原料進口將不再受配額的限制,智能化自動化的工廠將不再受到“勞動力缺乏”的困擾,如果還加上多幾個類似“大亞灣核電站”那樣的配套設施,核電的成本超級低,還是清潔能源,若能夠把電費大幅度降低到每度電0.30元以下的話(中國新疆0.30元,越南0.45元,中國內地0.68元),就紡織品服裝行業來說,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力將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這個“大灣區”將爆發出世界上性價比最好的紡織服裝相關的產業集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