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纖維品質高但產量低的原因查明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種課題組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等13家科研機構,通過全基因組數量性狀遺傳位點挖掘,初步揭示了棉花產量和其纖維品質性狀負相關形成的遺傳基礎,為進一步利用標記輔助選擇、基因組編輯等技術,同步改良棉花纖維品質和產量,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和位點信息。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
課題主要完成人、中國農科院棉花所研究員商海紅表示,棉花是世界范圍內最廣泛種植的纖維作物,現代紡織工業對其纖維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棉花纖維產量性狀主要構成因子——衣分和棉花纖維品質性狀負相關,是長期困擾棉花育種工作者的問題,常規育種手段難以實現棉花纖維品質與產量同步改良。
該研究利用親本0-153和SGK9708雜交,在黃河流域及西北內陸棉區22個環境下,對棉花產量及纖維品質進行評價,并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獲得纖維長度、強度、馬克隆值、鈴重、衣分和子指等與產量和品質相關的數量性狀遺傳位點983個。其中,多環境穩定檢測到的數量性狀遺傳位點198個,155個為首次報道。這些數量性狀遺傳位點組成37個簇、59個成對簇。在中高度正相關的5對性狀中,92.8%數量性狀遺傳位點簇加性效應方向相同,中高度負相關的5對性狀中,所有數量性狀遺傳位點簇加性效應方向相反。有6個數量性狀遺傳位點簇產量與品質的加性效應呈現負相關,進一步在自然群體中驗證了本研究獲得的數量性狀遺傳位點簇qClu-chr13-2的遺傳效應,對改良棉花纖維品質和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