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分析:纖維加工量穩步上升 行業競爭層次較低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產業用紡織品作為紡織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服裝用、家用紡織品,而是指經過專門設計的、具有工程結構特點的紡織品,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勞動生產率高、產業滲透面廣等特點。目前,產業用紡織品已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
1、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穩步上升
改革開放40年來,紡織行業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不斷創新發展。而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為特征的產業用紡織品在醫療衛生、過濾、土工建筑、安全防護、航空航天等諸多國民經濟相關產業中發揮中著重要作用,行業纖維加工量也呈穩步上升的趨勢。
2013-2018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一直維持穩步上升趨勢,2018年已經達到1576.9萬噸,較上年增加4.6%。從細分領域來看。交通工具、醫療衛生、建筑等領域增長速度較快。
2013-2018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2018年數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暫未公布,為前瞻根據公司情況以及行業現狀進行預測得出。
2、2018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達2316億元
目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規模穩定在2000億元級別,但近兩年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景氣度不高。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2897.5,2018年行業營收達2316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187.7億元。
2017-2019年H1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競爭層次低
目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大多數集群產業層次較低,產品同質化發展,市場競爭激烈。行業普遍存在中小企業多、龍頭企業少;低端產品居多、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少;同類生產企業多、上下游配套企業少;生產類企業多、技術物流等服務型企業少;跟風模仿企業多、自主創新企業少;不知名甚至無品牌產品多、知名品牌太少;家族式經營企業多、現代化管理企業少等“七多七少”現象。這就造成絕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欠缺,研發投入嚴重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品牌意識薄弱,從而只能同質化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盈利水平越來越差。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種類及生產企業數量眾多。國內產業用紡織品優勢企業主要有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得、浙江金三發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
2018年5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舉辦“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20強企業”活動。本著自愿的原則,共有123家企業申請參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對參評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了評審,最終確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20強企業”名單。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20強企業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國線帶行業十強企業
2019年6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開展了“發布中國線帶行業十強企業”的活動。經初審、定性和定量指標模型評分,以及邀請行業內專家對企業技術創新、市場與品牌和社會責任等情況打分,最后綜合進行模型評分后,形成2018年線帶行業十強企業名單,如下:
中國線帶行業十強企業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